枣阳东临江汉,北通中原,西达秦巴,南接荆襄。自夏商始邑,周属唐国,秦置蔡阳县,汉设章陵郡,南北朝分立六县,隋仁寿始称枣阳。光武帝刘秀五归故里,至今还在枣阳大地上留下一段段佳话。来枣阳到底能看啥?“一城两花”“两山两寺”“黄酒面条”……襄小游为您一一解密。
枣阳城区
拜仙山
唐梓山
位于枣阳城北22公里、太平城镇北5公里,方圆4平方公里。唐梓山有唐子亭,山顶有祖师殿、圣公圣母殿、无量殿,山腰有灵官殿、乾銮殿、娘娘殿,有传说的刘秀聚将台、分金亭,山间有卧牛石、圣饮泉、仙人池、一人道等自然景点。唐梓、紫玉两山平地凸起,山脚毗连,山峰兀立,攀及山巅,极目望远,挥手可见,遥相呼应,心旷神怡。三月初七朝山会,每逢盛会,山上山下人山人海,热闹非凡。
唐梓山
大仙山
是一千六百年之前湖北省的第一座道观,中国道教发源地,历史文化底蕴深厚,其地理位置优越,是枣阳至高点,环境优美,空气清新,是旅游观光,修身养性,祈福修道的胜地。
大仙山
赏两花
新市桃花
枣阳是中国特产协会授予的“中国桃之乡”,春有早桃,夏有白桃,秋有油桃,冬有雪桃,桃花让枣阳闻名遐迩。春意阑珊的季节,数十万亩的桃花一起盛开时,其景是一望无垠的红或粉红的海洋。
平林桃花海
玫瑰花海
位于枣阳市环城区,规划面积亩,以玫瑰景观小品观光游览、玫瑰文化产品体验为主,规划旅游接待中心、香榭大道、玫瑰小镇、玫瑰广场。
玫瑰花海
谒古迹
雕龙碑遗址
全称“雕龙碑新石器时代原始氏族公社聚落遗址”。位于湖北襄阳枣阳市鹿头镇北3公里的武庄村南。因遗址附近曾竖一刻有飞龙的石碑,故名“雕龙碑遗址。”现存遗址总面积约5万平方米,距今约年,是中国长江与黄河流域交会地带保存较好的新石器时代氏族聚落遗址。年至年,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先后对该遗址进行了5次发掘。[2]该遗址为国家公布的第四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雕龙碑
前湾村
建于明朝景泰年间到清朝康熙、乾隆年间,距今有年至年历史。前湾古建筑风格体现了明清时期民宅的特色。用青砖、砖雕、石雕、彩绘等民间工艺建筑的民宅,其总体规划的设计工艺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是枣阳传统民居中较为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具有极其重要的历史文化价值、建筑艺术价值和旅游开发价值。
前湾古村
问名寺
白水寺
位于枣阳市南十五公里的吴店镇,是中国历史上“十大名君”之一的东汉开国皇帝光武帝刘秀故里,被东汉著名的科学家张衡赞誉为“龙飞白水、松子神陂”的圣地,是“光武中兴”的发祥地。
白水寺
白竹园寺
是省级森林公园,位于枣阳城北45公里处,属桐柏崇山峻岭脉,是以佛教文化为主体,集山、林、石、寺于一体的旅游胜地。景区内森林覆盖率达88%。据考“竹园禅林”寺院始建于东汉建武年间,距今有多年历史,虽屡遭破坏,仍遗留下来的还有高大古式建筑佛祖大殿,石雕塑像,碑文、古井、古桥等文物。观音洞实乃天工造就,人饰而成以,“紫竹莲座严相,绿树净瓶慈惠心”
白竹园寺
游胜迹
中国汉城
位于枣阳市新城区,核心区项目占地亩,是一个集汉代建筑精华与古典园林景观为一体的大型复古建筑群,功能为影视拍摄、展示汉代文化、旅游观光、市民休闲娱乐、弘扬佛学文化、完善城市功能;外景基地占地亩,为影视拍摄外境地、旅游休闲养生地产建设区。整个项目定位是中国汉文化核心地标、华夏汉文化展示中心、世界汉文化旅游目的地。
中国汉城
青龙山熊河风景区
位于湖北枣阳市西南28公里,熊集镇南3公里,北靠青峰山麓,南与大洪山脉遥相连接,中间是襄阳大型水库熊河,青龙山熊河风景区是国家AAA级旅游景区,青山掩映绿水,万木争荣,百鸟争鸣,风景极为秀丽。
熊河
食美味
酸浆面
为枣阳的独特的面食,发源于清朝,距今已有多年的历史。据传,清朝中期一家小吃店以面条生意为主,经常将夏秋收获的青菜放在缸内发酵变酸,留作冬天食用。一日,佐以面食的素菜用光了,彭家便将酸菜水当做面食的佐汤做成酸乎乎、香喷喷的酸浆面。没想到,这一盆面条一端出去,立即被客人抢食一空,南来北往的客人食后赞不绝口,酸浆面由此成了枣阳特有的风味小吃。
酸浆面
地封黄酒
就是鹿头历代流传下来的一种自酿黄酒,做酒工艺复杂,酒液黄亮,色泽澄黄或呈琥珀色,清澈透明,因其发酵时是将酒母窖藏于地下密封,故称为地封,也叫“见风倒”,经历代人民的辛勤劳动,不断完善酿造工艺,是我国的黄酒品种中的精品,味道米香浓厚,清甜可口。逢年过节,呼朋唤友一起喝一碗热腾腾的地封黄酒。
枣阳地封黄酒
图片:感谢 童长宇 简白部分图片来源网络提供
千古帝乡智慧襄阳
襄阳市旅游局
官方微博:
襄阳市旅游局赞赏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