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就是让枣阳人魂萦梦绕的豆腐面:
豆腐面是湖北枣阳地道的传统小吃,属于臊子面的一种,以普通的碱面为主要原料。
枣阳豆腐面也叫窝子面和牛油面,主要有豆腐面和牛肉面,牛杂面。属于臊子面的一种,以普通的碱面为主要原料。枣阳豆腐面的臊子比较讲究,里面有二十多种作料。作为主料的豆腐有两种,一种是用白豆干经过油炸成的豆腐泡,还有一种就是简单的白豆腐切成小丁,吃时在沸水中烫熟即可。吃时亦可选择吃否添加牛油,各具风味。因其一辣二麻三鲜,味道可口,回味悠长,久食不厌的特点,成为枣阳人最喜欢的早餐之一,固有“三天不吃牛油面,口中无味食大减”之称。吃豆腐面时,再喝一碗枣阳特色黄酒,惬意而舒服。
然后有起源于枣阳琚湾镇的美食—酸浆面:
枣阳酸浆面是湖北省襄阳市枣阳市的特色小吃。酸浆面的风味就是酸、香、辣、油而不腻、温度适宜、面白味美、酸鲜可口,特别是在夏食后具有消暑开胃之功效,成为夏季最佳美食。
酸浆面为襄阳市枣阳的独特的面食,发源于清朝,距今已有多年的历史。据传,清朝中期一家小吃店以面条生意为主,经常将夏秋收获的青菜放在缸内发酵变酸,留作冬天食用。一日,佐以面食的素菜用光了,彭家便将酸菜水当做面食的佐汤做成酸乎乎、香喷喷的酸浆面。没想到,这一盆面条一端出去,立即被客人抢食一空,南来北往的客人食后赞不绝口,酸浆面由此成了枣阳特有的风味小吃。
经几代人的不断改良、更新,加以几十种香料,所做出的酸浆面不但色香味俱全,且有开胃、预防伤风感冒等功效。时至今日,在琚湾条条街道,酸浆面的香味充斥着人们的口鼻,许多襄樊市区居民经常驾车前往枣阳品尝美味的酸浆面。
据襄阳制作酸浆面已经12年某酒楼师傅说:“制作酸浆面采用小白菜和芹菜,浸泡酸菜必须用陶制缸,还有浸泡的热水温度、时间长短、原料比例等,只有工序火候把握得当,才能做出色鲜味纯的酸浆面来。”
琚湾酸浆面——雪白的面丝卧在油汪汪、黄灿灿的酸浆汤里,顶尖上是一勺鲜红鲜红的辣椒油,味香而不腻,酸辣爽口。
最后就是枣阳大名鼎鼎的黄酒—地封黄酒:
枣阳是湖北省最富盛名的黄酒之乡,其生产的黄酒的历史已有多年。在世世代代的酿造过程中,已形成一整套独特的技术工艺,沙河流域冲积而成的平源是优质糯米的盛产之地,取山泉之水精酿而成的。产品口味纯正,营养丰富,质量可靠,深得广大消费者的喜爱。
湖北省枣阳市鹿头镇的黄酒酿酒和饮酒方式至今已有多年历史,是世界上最古老的酒类之一,与啤酒、葡萄酒并称为世界三大古酒,秉承了许多古中原地区的酒文化基因。黄酒的主要原料是糯米,而沙河流域冲积而成的平源是优质糯米的盛产之地。
地封黄酒就是鹿头历代流传下来的一种自酿黄酒,做酒工艺复杂,酒液黄亮,色泽澄黄或呈琥珀色,清澈透明,因其发酵时是将酒母窖藏于地下密封,故称为地封,也叫“见风倒”,经历代人民的辛勤劳动,不断完善酿造工艺,是我国的黄酒品种中的精品,味道米香浓厚,清甜可口。逢年过节,呼朋唤友一起喝一碗热腾腾的地封黄酒。
地封黄酒适于各类人群饮用,而且饮法也多种多样,冬天热饮,放在热水中烫热或加热后饮用,能享受到黄酒的醇香,驱寒暖身的效果也佳;夏天冷饮,即不做处理直接倒入杯中饮用或冰镇后饮用,也可加入适量果汁、汽水等饮用,感觉清凉爽口,酒香悠悠。酒中的蛋白质经微生物酶的降解,极易为人体吸收利用。饮用黄酒不仅增加食欲,使人心情愉悦,身体舒畅,而且可起到保健作用,有助于血液循环,促进新陈代谢,有补血养颜、舒筋活血、健身强体、延年益寿之功效。实践证明,地封黄酒能促进肌体健康,突破亚健康、祛除疾病的作用。它是原生态自然天成,民间手工旷世奇酿,原始、纯粹、珍贵,每年生产数量极其少,滴滴含金,美若仙造。但是,饮黄酒不要贪杯。别以为甜的酒喝起来不会醉,相反更会醉人,古人也送其美名为“三碗不过岗”。
由于时间和精力有限,本文只列举了枣阳最具有代表性的特产美食,实际上枣阳的美食还是非常丰富的。炸酱面、刀削面、卤豆皮、酸菜鱼、宜城大虾等等,这些虽然都不是起源于枣阳,但是许多美食是在枣阳发扬光大,成为枣阳一代人不可磨灭的记忆。
其实有时候,让人回味的是那些美食所承载的时代记忆,而并非美食本身。
赞赏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