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
荆门东宝区将被推荐到全国
接受“先进单位”名称表彰!
湖北共有19个地方入选
近日,湖北省司法厅发出重要公示???
“根据全国普法工作办公室《关于“全国法治县(市、区)创建活动先进单位”推荐评选工作的通知》(普法办〔〕13号)要求,经各地党委、政府和各地普法办逐级审核推荐,省普法办审核,拟将武汉市江岸区等19个单位作为拟推荐对象。”
此次湖北省拟推荐的第四批“全国法治县(市、区)创建活动先进单位”公示名单中,共19家单位入选。
全国法治县(市、区)创建活动先进单位
湖北省拟推荐第四批名单
(排名不分先后)
湖北省武汉市江岸区
湖北省武汉市东西湖区
湖北省黄石市西塞山区
湖北省襄阳市樊城区
湖北省襄阳市枣阳市
湖北省荆州市江陵县
湖北省荆州市公安县
湖北省宜昌市远安县
湖北省宜昌市五峰县
湖北省十堰市丹江口市
湖北省孝感市应城市
湖北省荆门市东宝区
湖北省鄂州市梁子湖区
湖北省黄冈市麻城市
湖北省黄冈市武穴市
湖北省咸宁市嘉鱼县
湖北省随州市曾都区
湖北省恩施州恩施市
湖北省潜江市
根据前三批表扬名单,
湖北有2个地方已经是第2次入选
实力抢眼!
这两地分别是:湖北省武汉市江岸区和湖北省荆门市东宝区。其中武汉市江岸区曾在第二批名单中获得表扬荆门市东宝区则在第三批名单中受到表扬成为全国法治区。
一起来看看他们在创建法治示范区方面,
有哪些先进经验值得借鉴!
武汉市江岸区武汉市江岸区率先打造法治示范区,制定“法治示范区三年行动计划”,探索建立法治创建的江岸标准,着力构建法治示范区“”创建模式,即“一个行动计划”“四个评估层面”“五个群众满意度”。
同时,江岸区还围绕长江主轴、“四水共治”等重大任务,送法进项目、进工地,协助信访部门运用法治思维化解矛盾,加快项目建设。深化平安江岸建设,不断提高“一感两度两率”,推动建成一批无毒、无赌、无邪、无发案、无越级上访的“五无社区”。
荆门市东宝区作为荆门市主城区和老城区,有着良好的法治基础,是荆门市争创“全国法治城市”的重要力量。在做好法治建设方面,东宝区有“宝典”:提升法治东宝建设新理念、打造法治东宝建设新格局、构建法治东宝建设新机制和营造法治东宝建设新环境。
除了这两个地方,
这次入选的其他17个地方在法治建设方面,
表现也令人称赞!
武汉市东西湖区“老百姓从被动地接受普法到主动学习法律知识,这不仅是政府部门观念和工作方法的转变,更是社会的进步。”五年,东西湖区对全区法治文化阵地建设进行了责任分解,明确了各街道、各单位目标任务,把法治文化阵地建设作为重点项目推进。
具体来讲,各街道重点加强法治文化广场、法治文化社区(小区)建设;农村重点强化法制宣传橱窗、法治文化墙、法制图书角建设;各区直单位则重点做好法治楼道、法治宣传栏、电子显示屏建设;各职能单位结合职能特点举办法治文艺活动,开展动态法治宣传。如今东西湖区已形成“一街一品”、“一部门一重点”的多层次法治文化建设体系,营造了齐头并进、百花齐放的法治文化建设氛围。
黄石市西塞山区开展行政执法突出问题专项治理工作,自查自纠阶段工作已圆满完成,共发现问题数58个,整改问题数56个,涉及金额1.02万元,追究个人责任共16人,其中通报11人,组织调整或组织处理1人,纪律处分3人,移送司法1人,典型案例通报曝光数4起。
认真履行行政复议监督职能。通过开展行政复议工作,督促行政机关规范行政行为,积极化解了行政争议,取得了较好效果。上半年,我区共受理行政复议2起。
襄阳市樊城区2月16日,襄阳市樊城区在襄阳市第二十四中学启动以"春风暖校园·安全伴成长"为主题的法治宣传教育进校园系列活动。此次活动针对辖区不同年龄段青少年学生的身心特点和兴趣 全力打造平安法治枣阳升级版。积极争创第七批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重点打造吴店镇肖湾村、王城镇王城社区、新市镇火青村3个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有条不紊推进枣阳市年法治单位、医院、学校等36个法治示范项目建设。组织实施平安法治惠民十件实事,确定了有效解决民商事案件执行难问题、法律援助惠民工程等10项民生项目,让法治成果惠及于民。
营造氛围,加强平安法治宣传。以“争创长安杯部门在行动”为主题,每周制作1-2期宣传片在《平安法治枣阳》栏目播出,截至目前已累计播放26期。
荆州市江陵县走进江陵县城区的街头,在路灯杆上如今有了鲜红的颜色,一个个红色灯箱如同道路两旁的红色卫士,一条条脍炙人口的法治宣传标语令人警醒,形成了江陵县法治文化一条街的独特风景线。
法治文化一条街位于江陵大道,东起荆监一级公路,西至荆江大堤,全长近3公里。由县普治办历时3个多月,在根路灯杆上共安装个法治灯箱。法治灯箱一面为国旗图案,另一面是法治宣传标语,涵盖了未成年人保护、婚姻、税收等方面的法律法规。
下一步,县普治办将继续在不同类型、不同规模的法治场馆、法治画廊、法治文化广场、法治文化街区和法治文化公园,开展法治文化阵地建设,实现法治文化阵地全覆盖。
荆州市公安县为建设和谐美好新公安,上半年,县政府法制办在县重点项目——G、G公路建设、杨麻片区整治、现代综合物流园及铁水联运火车站连接线、城乡垃圾收集转运体系、乡镇污水处理厂等项目;政府重大合同——公安县天露湖·农业公园合作协议、淤泥湖与四季绿公司租赁合同;政府重大法制事务——碧桂圆、向阳小区不动产登记、斗湖堤镇滨江片区拆迁、青吉工业园污水处理费征收、湖北路桥公司索赔问题等提供了一系列的法律服务。
宜昌市远安县制定出台了《远安县法治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建立“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清单制度的通知》,在全市率先建立“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清单制度。对涉及到普法责任的45个县直部门,分别在执法(服务)对象的普法、与其他部门联合开展的普法、机关内部工作人员学法任务上进行了明确。
宜昌市五峰县“六五”时期,五峰创新推行“法务联系”制度和公民诚信守法档案建设。截至目前,58名法律服务人员、法务指导员走访了所有村(居)近个农户,发放法务联心卡5万张,召开法治宣传“屋场会”90多场,解答法律问题多条,协调解决法律事项多件;全县村(居)共有户、人建立了诚信守法档案,建档率达到94.2%。法治宣传志愿者队伍也发展到多人。
五年来,五峰领导干部依法执政、依法行政能力,青少年法律素养养成,企业经营管理人员依法经营、依法管理能力,农民居民的法律素质、认知能力等法治宣传教育重点均得到提升,依法治理工作成效显著。
十堰市丹江口市今年初,丹江口市青少年法治教育基地、均州路办事处奥华御园社区“法治检验馆”建成投入试运行。这是继该市官山、浪河2个镇级,丁家营镇二道河村、丹赵路办事处计家沟村等5个村级法治文化广场投入使用后,丹江口市又新增的法治文化阵地。
年以来,丹江口市持续发力推进法治建设,按照“贴近群众、贴近生活、贴近实际”的要求,坚持法治与文化互动融合理念,大力创新普法宣传方式,不断丰富法治教育载体,打造了一批特色鲜明、内容丰富、群众喜闻乐见的法治文化阵地,初步探索出了一条具有当地特色的法治文化发展之路。
孝感市应城市9月,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表彰大会在北京隆重召开,应城市被授予“-年度全国平安建设先进县(市、区、旗)”称号,这次应城市24年以来连续夺得全国综治最高荣誉,圆满实现了全国综治先进“六连冠”、四夺“长安杯”的争创目标。一路走来,应城市多次被评为“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单位”。
鄂州市梁子湖区日前,鄂州市“文明创建·法治引领”集中宣传暨“三关爱”法治文艺演出举行。活动现场,鄂州市司法局设置了6个法治宣传展板和5个法律咨询服务台,法律服务人员一边向村民发送鄂州市司法局、鄂州市普法领导小组办公室致全市广大市民的一封信等法治宣传资料,一边热情解答村民们在生产生活中遇到的近30余个法律问题,并引导他们积极投入到鄂州市平安法治创建,争创全国文明城市活动中来。
黄冈市麻城市加强执法宣传和培训,确保依法行政。开年以来,紧扣社会热点,和市委法治办联合举办《法治麻城》电视专题栏目10期,剖析发生在老百姓身边、与其生活息息相关的法律事件,切实把普法宣传落到实处,努力提高广大群众的法治素养。
黄冈市武穴市武穴市法治文化长廊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长廊位于武穴市人流密集的体育馆,全长余米,由武穴市法治文化长廊主题牌和38块展板构成,宣传主体以武穴市行政执法部门为主,首批确定为19个部门,宣传主题突出法治,涵盖了宪法、治安管理、婚姻家庭、司法、安全生产、税收、生态环保、交通安全、城管执法、劳动保障、计划生育、食品药品卫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一系列与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和道德规范。宣传方式以简洁的文字语言和图片讲述与老百姓日常息息相关的法律常识,贴近群众,贴近生活,贴近生产,浅显易懂,针对性强,内容丰富,形象生动。
咸宁市嘉鱼县“三联五送三促进”,即通过建立领导联系点、党组织联系村、党员干部联系户,送法律释民惑、送医疗暖民心、送技术解民忧、送文化惠民生、送教育贴民意,促进党员干部作风大转变、促进服务意识大增强、促进工作能力大提升。
—年度、—年度,嘉鱼县连续两届被评为“全国平安建设先进县”。
随州市曾都区为进一步增强广大群众的法制观念和法律意识,引导群众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曾都区委政法委以“参与法治建设、共建平安曾都”为主题,组织开展了年综治法治宣传月活动。活动期间,各地各部门大力宣传本系统与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知识,教育引导广大群众树立法治信仰,增强法治观念,努力营造全民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良好氛围。
曾都区委政法委为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精心组织编写了百余条以平安创建、法律常识、防范知识、安全小提示等主题的宣传短信,向全区“两代表一委员”。
恩施州恩施市恩施州“文化惠民,与法同行”法治文艺节目巡演启动仪式暨全州首场演出活动在龙凤镇龙马村举行,上千居民共赴这场文艺与法治的盛会。节目以《六尺巷》《法律援助为民解忧》《向领导汇报》等法治题材的歌曲、小品为主,兼有土家歌舞、魔术、川剧变脸等表演形式。演出中穿插进行了三轮法律知识有奖问答,寓教于乐,让观众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学到了法律知识,增强了法治观念。
接下来,恩施市将响应国家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号召,以本次活动为契机,全面推进基层法治建设,使法律触角延伸到底,法律服务覆盖到边,真正把亲民、公正的法律送到乡村,破解法治建设停摆在“最后一公里”的难题。
潜江市近年来,潜江市立足地方特色,以法治文化建设为抓手,采取“一二三四”工作法,创新法治文化传播载体,引领开展系列法治创建活动,有效营造了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良好氛围。
经司法部门严格遴选和培训,将81名具备担任村居法律顾问资格的法律服务从业人员分别推荐到全市各村(居、分场)担任法律顾问,并签订了法律顾问合同,实现村(居、分场)法律顾问工作全覆盖。
来源:湖北省司法厅、湖北省政府法制办、长江云、荆楚网、黄石市西塞山区人民政府、远安县洋坪镇政府、五峰土家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十堰日报、鄂州文明网、中国硒都网、嘉鱼县政法委等
尊重原创,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专注荆门身边事,发现不一样的大荆门。
赞赏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