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Name}
枣阳新闻
枣阳文化
枣阳名人
枣阳历史
枣阳旅游
枣阳习俗

重用皂角刺治疗荨麻疹,有良效

自79年来,笔者在辩证论治的基础上重用皂角刺,配伍具他药物治疗荨麻疹50

余例,均获良效,未发现任何不良反应。兹简介如下:

荨麻疹系现代医学病名,为临床较常见的皮肤病。病因、病机较为复杂,尤其慢性荨麻疹更难以究其病因,治疗颇为棘手,往往反复发作缠绵数载不愈。根据本病的临床表现和发病情况,当归纳于中医“瘾疹”、“蓓蕾”、`“风疹团”等病的范畴。古人有“无风不作痒”,“风为百病之长,善行而数变”的说法,根据本病发病甚急,奇痒难忍,时隐时现的证候特点,所以祖国医学认为多与风邪有关。其外风所致者,乃风邪乘虚而入,束闭肌表,内风而致者,常分血虚化燥生风与血热生风两种。又因湿性粘腻,风与湿滞相结,留滞下去,则反复发作。还有风湿挟邪,寒挟热侵袭人体而成本病者。

笔者在《本草纲目》皂角刺条“辛温无毒以米醋熬嫩刺作煎,涂疮癣有奇效,去风杀虫,功与荚同,但其锐利直达病所为异耳”的启发下,并自用本品60克煎汤试服,服后两小时感到皮肤稍热,遍身微微汗出,有轻度蚁行感,脘腹除矢气增多之外别无他苦之后,乃放胆用之。凡遇荨麻疹患者,均首先用大剂皂角刺15克至30克为主药,配伍荆芥、防风、虫退、白鲜皮、甘草为基础方(拟名疏风达表汤)加减治疗。风寒重者,加麻黄、细辛;风热为患,加牛蒡子、连翘、薄荷;内热壅盛加黄芩、黄连、桅子、石膏;血热加丹皮、生地、紫草、赤芍,血虚加熟地当归、白芍,气虚加黄芪、台参。

所治50例中,病程不超过一个月者,每收一剂知,两剂已之显效。对迁延数月或数年者,一般三剂显效,五至七剂风疹团与自觉症状消失,今举一例如下,以资参考。

肖xx,男,26岁,年1月10日初诊,患者发病已五年,每逢冬春寒冷季节病情即加重,经常发作,迁延不休。发作前多见院腹剧痛,疼痛稍缓,风疹团即

遍及全身。曾用西药抗组织胺和“激素”等治疗多次,亦曾服过中药汤剂,均未能治愈.此次发病已七日,证见院腹两胁及四肢、颈项,腰背疹块密集,如云成片,奇痒难忍,恶寒,覆盖棉被得微汗可暂时缓解,稍一显露立即转剧。脘闷,纳差,二便如常,舌苔白中心厚腻,脉浮。证属风寒外袭,内有湿浊,寒湿聚结,气机不畅

。治宜疏散风寒,理气机湿,拟疏风达表汤合平胃散加味。处方:皂角刺30克、荆芥9克、防风6克、陈皮9克、川朴6克、柴胡6克、苍术6克、虫退9克

、白癣皮12克、甘草3克,水煎服、每日一剂,分两次温服。服上方三剂风疹团已消退,恶心已罢,胃纳转佳,效不更方,再服三剂,每两日一剂,减其制以各后,至85年6月未见复发。

作者:医院于世良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zaoyangzx.com/zyls/6665.html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