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Name}
枣阳新闻
枣阳文化
枣阳名人
枣阳历史
枣阳旅游
枣阳习俗

直通襄阳枣阳研发技改阔步走加速产业

点击查看视频

转型研发成就行业隐形冠军

近年来,枣阳市始终坚持高质量发展不动摇,不断激活技术研发和改造这个“动力源”,全力推进“百企百亿”技改工程、智能制造示范工程,加快制造业提质增效。同时,充分发挥“全国百强县市”品牌效应,围绕主导产业,不断转型升级,并在襄阳市今年一、二季度项目拉练都取得了第一的好成绩。

走进湖北隆胜四海公司的新车间,外表看来平平无奇,但谁能想到,这个位于枣阳市的新材料公司,年产有机硅产品2万吨,占据全国90%的市场份额,不仅产能国内第一,还打破了国外垄断,是名副其实的行业细分领域隐形冠军。

湖北隆胜四海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杨帆:我们如何去缩短与国外有机硅产品的距离?就要靠,一是高专院校的专业人才的培养;第二是企业在实际运用过程中发展(技术),特别就提到研发这方面的(投入)。国内一旦技术上突破了,我们就很快可以拿我们自己的产品替代国际进口。

由于国外对高端有机硅材料技术的封锁,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隆胜四海都是以高价买国外配方,再投入生产,靠低价打开市场,利薄不说,还处处受人限制。公司在发展的同时,始终加大研发投入力度,期望能早日冲破技术枷锁,转型做高端有机硅材料。

湖北隆胜四海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杨帆:通过自己研发出来的这些产品,我们可以根据客户需求调整配方,最终达到客户的满意度。

耐火云母带是一种包裹电缆的材料,主要作用于发生火灾时,电缆设备能在一定时间内经受高温,这就要求产品必须同时满足粘接强度高、柔软性好、燃烧不炭化这三个条件。这项技术始终被国外巨头公司掌握,价格自然是人家说了算。隆胜四海下定决心,对这项技术进行了研发攻关。

湖北隆胜四海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总工程师龚家全:经过两三个月研发,所出的样品在耐高温性能上能够达到客户的要求,但是经客户评估过后,在粘接性方面跟进口的产品还有一定的差距。

产品虽有差距,但靠着低价,也能给公司带来不菲的收入,是止步于此,还是继续发起冲锋?隆胜四海并没有过多犹豫,又加大了研发力度,因为公司很清楚,靠买配方做低端链是没有出路的,必须向中高端材料转型升级。终于,经过一年多的研发,产品性能在反复打磨下,最终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并一举攻占全国市场。

湖北隆胜四海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总工程师龚家全:我们这个产品(研发)出来后,因为我们自己原材料都是国内的,在成本方面得到了大幅度的降低,所以说我们就逐渐地代替了进口产品的这个市场。

凭借着对研发的执着,隆胜四海始终确保产品走在市场最前沿。公司产品既可用于航母、高铁、卫星等高端装备领域,也可进入豆浆、薯条等食品加工领域。甚至可以针对不同地域的气候条件,针对性地进行产品改造。

湖北隆胜四海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杨帆:根据气候的不同,我们可以及时地调整配方,让这个产品的特性结合点达到最佳的状态,这样的话就可以满足客户的需求。

如今,隆胜四海已成为国家火炬计划重点高新技术企业、国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湖北省支柱产业细分领域科技“小巨人”企业。公司先后申报70项专利,已授权发明专利5项、实用新型专利3项。公司的有机硅系列产品也采用了国内最先进的DCS工业自动化控制系统,不仅在国内市场稳坐头把交椅,在国际市场上的份额也达到了30%。现在,他们又对最前沿的电子级有机硅产品展开了研发攻势。

湖北隆胜四海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杨帆:我相信,通过两到三年的努力,对于电子级这方面的产品,应该也能够超越国外的这些(公司)。

近年来,枣阳市支持企业加大科技创新力度,深入推进校地合作、校企合作,新建18家枣阳市科技创新平台,柔性引进10个高层次人才团队。通过培育壮大一批创新型骨干企业,为枣阳高质量发展抢占科技创新高地。

技改升级开拓市场新天地

科技创新催生新发展动能,可面临竞争和挑战的传统产业该怎么办?它们又将如何转型升级,才能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呢?

主要生产骨架集装箱式半挂车、厢式半挂车、载货车、特种出口车等车厢的湖北欧阳聚德汽车有限公司,在全国首创折臂随车吊半挂车,年产各类半挂车多台,产能规模全省第一,国内前十。虽是传统汽车行业,但公司始终盯紧市场抓技改,产品销路不断攀。

湖北欧阳聚德汽车有限公司市场部部长陈诚:符合国家政策法规的前提下,能装更多的货物,能够让它的运输成本降低。

小小技改,撬动的是大市场。随着纷至沓来的订单,公司生产线忙得热火朝天。为进一步提升质量和效率,公司又在全省首家引进光纤激光切割、水旋式喷涂、抛丸打砂等自动化设备,设备比原来减少37%、效能却提升20%以上。

湖北欧阳聚德汽车有限公司市场部部长陈诚:以前用活性炭的车间,一次性喷涂的话,同等时间只能喷涂4辆车,现在改成水旋式喷涂车间后,它在同等时间的情况下,我们一次性可以直接喷涂8台车。

有了过硬的质量和技术,公司生产线“火力全开”。从今年3月复工复产至今,公司已生产各类改装车台,且全部是订单式生产,始终保持产品车辆“零库存”。

湖北欧阳聚德汽车有限公司市场部部长陈诚:今年技改之前,我们的产量一个月上顶也就台到台之间,当我们技改之后,每个月能达到台到台的产量,下一步我们将达到台到台的产量。

目前,公司研发生产的“襄汽牌”和“楚源牌”汽车,已进入国家汽车产品《公告》目录,可实现年销售收入11亿元以上。

公司既可为陕汽重卡、东风天龙、欧曼等合作供应商批量化生产,又可承接个性化改装订单,销售区域覆盖全国,出口欧洲、非洲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

同样是传统行业,枣阳万通棉纺也在技改的路上高歌猛进。在万通棉纺公司纺织车间,几乎看不到工人操控看护,自动装纱、自动接头、满纱自动换筒,自动通过轨道传送到细纱,自动化程度大幅提升,智能制造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企业用工成本大幅降低,用电成本节约四分之一,成为鄂西北单纺能力最大的纺织企业,年可生产精梳针织纱2万吨,可实现年产值4亿多元。

枣阳市万通棉纺实业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周代安:去年我们对智能纺纱车间5万锭的生产规模进行了紧密纺品种的改造,在节约用工和提高产品的安全性能方面都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仅在今年,枣阳万通棉纺公司就投入万技改资金,通过信息化、自动化、智能化改造,将传统装备制造工艺升级为智能制造车间,提升了生产效率和产能,激发企业增长活力,带动工业产业提质增效,实现了企业转型升级、降本增效的目的。

年,枣阳市专利总量达到件以上,11家重点工业企业拥有企业发明和实用新型专利达36项;高新产品、高新技术企业累计达到71家,技术合同登记达到0万元以上;枣阳市共引进先进技术余项,专业技术人才2多人,高技能人才1多人,科技成果转化完成14件,组织申报襄阳市科技计划项目6项;荣获“全国科技百强县市”第名,被评为“湖北省科技创新先进市县”。今年1-6月,枣阳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工业销售产值.7亿元,产销率达到99.2%。

枣阳市副市长万涛: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实施了智能化改造企业近80家,年度实现产值亿元,同比增长12.05%,产业规模占全市总量比重达45%,为我市智能制造业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把制造业转型升级,作为工业经济发展的主要抓手和动力,枣阳市不断鼓励企业进行智能化改造,激活发展新动能。在抢抓高质量发展和全省“一芯两带三区”区域和产业发展布局机遇中,为襄阳“一极两中心”建设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湖北新闻官方出品

转载请注明出处监制:郭小容编审:康耀方郭晓勇来源:湖北广电融媒体新闻中心记者:湖北台甘泉枣阳台谢远道惠述斌主编:刘蕊俊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zaoyangzx.com/zyls/964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