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0日消息,阿里巴巴在杭州发布《年阿里巴巴知识产权保护年度报告》(以下简称《打假年报》)。
《打假年报》数据显示,年,阿里巴巴平台上95%的知识产权侵权投诉,可在24小时内处理完成;知识产权侵权投诉量下降42%;阿里关闭24万个疑似侵权淘宝店铺;年阿里向全国公安机关推送涉假线索条,协助抓捕涉案人员名,捣毁窝点数个,涉案金额约43亿元。
阿里巴巴集团首席平台治理官郑俊芳公开表示,年阿里在假货治理和知识产权保护上取得历史性突破,网络售假行为得到到严厉打击、显著遏制、极大震慑。但同时由于线下假货源头未除,假货跨国境多平台流窜趋势明显,年,阿里除了不遗余力支持执法机关对线下假货源头围剿外,还将不惜代价对售假卖家诉讼追责,誓作让制售假分子最痛恨的人。
黑科技关闭24万家疑似售假店铺据《打假年报》介绍,在阿里巴巴平台上就有九大核心打假黑科技。其中包括基于数据挖掘、图像文本识别以及庞大产品和知识库网络,由阿里全球独创的智能商品管理大脑系统。
该系统可自动对阿里巴巴电商平上近20亿商品进行识别,并自动学习外部信息,发现侵害他人知识产权的行为并进行判断、处理。庞大的云计算资源池,能给予该“大脑”近乎无限的记忆和学习能力。
同时有可关联上千纬度信息、“征召”台虚拟服务器的假货甄别模型,每天对全平台商品进行扫描排除侵权等问题商品,并发现新侵权行为商品的特征和趋势。另外还能累计识别亿张图的图像识别算法与每秒可阅读本《康熙字典》的语意识别算法,以及每秒可监控超5万件新商品的实时防控体系。
阿里巴巴平台治理部资深总监钱磊介绍称,在平台上,还采取包括确认商家真实身份的生物实人认证的技术,以及与工商、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海关等多地执法行政部门,共同搭建的政企大数据协同平台等手段。
据《打假年报》显示,截止年底,阿里巴巴打假特战队已陆续与全国23个省开展了线下打假合作,如年联动浙江省双打办、公安厅合作“云剑行动”、联动浙江省工商的“红盾网剑”以及同年联动浙江省质监“质剑行动”等项目。同时,阿里还与上海、天津、江苏等12省公安机关,就线下打假签署战略合作备忘录。
《打假年报》数据还显示,通过各类技术运用,平台主动删除的疑似侵权链接中,97%一上线即被封杀;在与阿里合作权利人数目增长17%的背景下,整体知识产权投诉量下降42%;每1万笔订单中仅有1.49笔为疑似假货。
阿里巴巴平台治理部知识产权保护总监叶智飞透露称,“去年一年,阿里总计关闭了24万家疑似售假店铺。”
图说:大数据和黑科技打假优势显现,正逐渐成为网络打假新趋势
“淘宝打假第一案”据亿邦动力网获悉,自年1月阿里巴巴平台治理部启动“追杀三千里”项目以来,阿里已就12起售假案件中的卖家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截至目前,12起案件均已获正式立案。
年3月8日,淘宝以“违背不得售假约定、侵犯平台商誉”为由,将卖假冒玛氏皇家猫粮的姚某告上法庭,索赔万元并要求其公开道歉。7月20日,上海市奉贤区人民法院作出一审判决,法院审理后认为姚某在淘宝出售假货,不仅损害了权利人的合法权益,还降低了消费者对淘宝的信赖和社会公众对淘宝的良好评价,判决姚某赔偿淘宝损失及合理支出12万元。获赔后,阿里设立消费者保护专项基金,用于支持消费者起诉售假者进行维权。
该案也因此被称为“淘宝打假第一案”。
近日,该案还作为“国内首起网购平台打假案”,被评选为年度人民法院十大民事行政案件。
这也是继去年阿里巴巴集团董事局主席马云向全社会喊出“像治理酒驾一样治理假货”的呼吁后,阿里面对制假售假违法成本低的现状表露的又一决心。
数据显示,年阿里巴巴平台治理部运用大数据加人工复检方式,总共排查出条销售额远超起刑点(5万元)的制售假线索;执法机关接收条;公安机关能够依据现行法规进行刑事打击的为例;截至目前通过公开信息能够确认已经有刑事判决结果的仅33例,比例不足1%。阿里巴巴抽取33份制假售假案件的判决书,发现已判决案例涉及47人,其中判缓期执行的有37人,比例高达79%。
整个年,阿里平台已累计向去全国执法机关推送涉假线索条,协助抓补涉案人员名,捣毁窝点个,涉案金额约43亿元。
“经过长期努力,阿里网络假货治理效果明显,网络售假得到显著遏制,但后续如果仍单靠少数企业和部分执法部门的努力,无法撼动利益盘根错节的线下假货源头,那么打假将永远没有尽头,始终会影响整体社会的打假工作推进。”一位参会的研究专家表示说。
微商逐渐演变为假货的“天堂”“多地执法机关的实地打击案件印证,假货源头并未根除,且集中在全国多地的区域性、行业性、领域性假货带上,分工越来越细,反侦察和隐蔽能力不断加强。”浙江省公安厅经侦总队知识产权支队副支队长陈竞凯在《打假年报》发布会上表示,各地制售假团伙为攫取利益、逃避打击,跨国跨境平台流窜现象日益严重。
因阿里电商平台打击假货手段和态度变多变狠,一些制售假分子开始向朋友圈、微商等多种社交平台及其他电商平台转移,另一些制假、售分子甚至会搭建海外网站,通过Facebook等社交平台引流售假。
近日,中国警察法学研究会新媒体《警法研究cspl》刊登的一份《新时代法治经济之微商行业假货治理研究报告》就直陈行业痛点:微商兴起之初就产生售假现象,随着微商行业影响面的扩大和高额利润的驱使,加之微商缺乏必要的市场准入规则及相关部门的监管,用白癜风有什么偏方吗白斑医院排名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