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6岁的王春红,是杨垱镇桃园村党支部书记。他是一个土生土长的庄稼人,文化程度不高。在许多人选择外出创业,逐步变得富有的时候,他毅然坚守在家乡,年轻人都走了,剩下老弱病残,家乡怎么发展?生活怎么改变?他坚信外面不是黄金遍地、家乡自有致富门路。他深深地热爱着这片土地,这里的乡亲憨厚朴实,这里的群众更渴望过上好日子。
坚守农村担重任
年,在桃园村支部换届选举大会上,32名到会党员一致投票同意王春红同志接任桃园村党支部书记。村官虽小,但它最贴近群众,官小责任大。从那一刻起,他就坚定了一个信心,既然党员对我认可,那就要对得起家乡父老乡亲,扛起旗子担起责,让群众过上好日子。
王春红首先思考的是如何把基层组织强起来?抓班子带队伍是常态,关键还是强实力。桃园村位于镇政府西8公里处,地理位置相对偏僻,农民多以种地为主,村里无支柱产业,多年来集体经济“空壳”制约了村级发展,干部有心干事,可“无米可炊”。我清醒地认识到,内部空壳没实力,群众述求不解决,组织哪来号召力。
把集体经济强起来,为民办事才有底气。他上任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规划农户住宅,解决“空心村”的问题。通过迁村并点,统一规划,实现新农村建设、复垦土地、增加集体收入的目的。
大家知道,拆迁非一日之功,是一场拉锯战。王春红同志坚守现场,带领党员干部、群众60多人,连续奋战3个月,完成四个组拆迁任务多户。有少数特困户迁不起的,我带领干部,不计报酬,亲自帮忙拆迁。白天,农户都在忙,不好找人,只有一早一晚,为此不知起了多少早,摸了多少黑。多少次回到家中,70多岁的老父亲还在等着他。
拆迁中,有一户群众王万江抵触情绪大,坚守不动,俗称“钉子户”。王春红没有强行,在他家连续坐了两夜,苦口婆心,最终感化了他。当他住进新规划的楼房时,高兴地请王书记到他家喝了酒。通过拆迁并点,目前桃园村已形成“一个中心广场、两条主干道、三排房屋建筑、四个集中居住点”的新格局。同时实现拆迁腾地亩,通过公开发包,仅此一项增加集体收入30多万元。
改善民生赢民心
习总书记说: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实现组织强起来、服务优起来、群众乐起来就是我的奋斗目标。年桃园村有几个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摆在了桃园村面前:村级道路要修建、居住环境要整治、抗旱设施要建设、电力设施要增容、休闲娱乐无场所。
王春红下定决心说:思路决定出路。找准了问题,就看敢不敢干,有没有资金干,干不干得成。当个村支书,不为群众办点实事,过个安稳日子,顶个书记头衔,老百姓嘴里不说,心里看不起。把美丽家园建起来,让群众生活更舒心。为彻底改变我村只有一条通村主路,群众出行不便;房前屋后秸秆、垃圾成堆;抗旱设施严重不足;村民文化娱乐匮乏的现状。年,桃园村结合“美丽乡村”建设,在全镇率先实施“村庄美化、环境亮化、生态优化”三大工程。
没有钱,去“化缘”,为了争资金、争项目,王春红不知说了多少好话,守了多少次空门,烧了多少油钱。经过多方争取再加上村级收入,修通了近4.2公里的通组公路,农民出行难的问题得到了根本解决。投入30万元新建了村办公室和广场,使村民的文化娱乐活动有了场所。安装了62盏节能路灯,设固定垃圾箱12个,环境保洁服务员7人,建立了完善的公共服务运行机制。进村主路栽植红叶石蓝多棵,村庄栽植香樟树多棵,农户门前栽植菊花等花草多株,如今已形成一道美丽的风景线。
为彻底解决抗旱缺水的困境,去冬今春王春红积极争取上级扶持资金6万元,村自筹资金20万元,新打机井2口、新增变压器3台、新挖堰塘55亩、渠道清淤多米,切实解决了桃园村群众最迫切的利益需求。年,全市冬春小农水管护工作现场会在我村召开。
在发展经济方面,桃园村突出特色种植、规模养殖两大产业,引导群众多渠道增收致富。目前,全村在肉牛养殖、蔬菜种植、粮食收储加工等行业上都建有专业合作社。
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一份辛劳一份收获。桃园村成为杨垱镇新农村建设试点村,公共服务示范村,村党支部在年被市委表彰为“示范基层党组织”。
干净做事严修身
王春红常对村里的干部说:“当干部要心装百姓,踏踏实实为百姓服务,只有这样大家才会支持我们工作,说话有人听、办事有人跟”。多年来,在我村群众有事找书记,真正做到了“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
群众利益无小事。村里哪条路不通了,哪个地头的渠道堵了,哪盏路灯不亮了,哪家有个红白喜事。他都会用个小本子记下来,及时安排人员到场。有朋友劝他:“当个支部书记,别管的太多,累!”王春红说:“作为一个支部书记,如果不为群众办事,我当这个书记还有什么意义?累,我不怕,我只怕群众不认可、不信任!”
干净才有说话的权利。给群众办的事多了,也有不少群众为了感激,给他送点烟酒表示感谢,特别是近几年在农村低保户的评定过程中,不少人拿着礼物来找他,能拒绝的都当场拒绝了。去年,村里一个肝癌患者叫王随现的被评为低保户后,他拿了2条烟,一筐土鸡蛋送到王春红家里。他不收下,王随现要发恼,王春红只好收下,事后他折成钱给了他。60多岁的老汉流了泪,并把这件事写信告诉正在服刑的儿子。王春红说:知道他们比我困难。“想办低保的本身就是困难户,我们只有想办法照顾,咋能要他们的东西?再说,村里困难户多了,我们干部脸上也无光啊!”
如今的桃园村环境美了、生活好了、人气顺了、村民笑了。村民们自豪地说:“现在我们过得一点也不比城里差,多亏有个好书记!”
俗话说:“金杯银杯不如百姓的口碑”,百姓的满意就是对王春红同志最好的奖励。
更多精彩内容在这里:
熊河岸边举旗人——枣阳市熊集镇熊集村张世清
群众信赖的主心骨——枣阳市琚湾镇闫家岗村江中强
“牛”支书——枣阳市鹿头镇松扒村邱晓发
社区里的“领头雁”——保康县城关镇新街冯兴军
来源:枣阳市委组织部
编辑:宋默
赞赏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