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蓬江区杜阮镇上巷村凉瓜专业合作社里,几名村民围坐一起,忙着挑选质优的凉瓜打包装箱。装箱后将发往全国各地,成为人们餐桌上的一道美食。黄玉心是自愿到此帮忙打包装箱的村民之一。“杜阮凉瓜越卖越好了,我们日子也越过越红火。”
杜阮凉瓜卖得好,离不开各级党委、政府的帮扶和上巷村党支部的努力。近年来,上巷村党支部按照“党建强村、产业富村”的发展思路,通过书记带班子、支部带队伍、党员带群众、村干带组干、能人带群体,夯实基层党建、强抓政策落实、筑牢阵地办实事,逐步实现“村美、民富、业兴”。
在党建引领下,从前些年默默无闻的小乡村,到如今有名的特色示范村,上巷村的发展故事带给我们什么启示?
支部建在产业上
带头致富做示范
上巷村地处杜阮镇中部,南临圭峰山脉,北傍阮川河。作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杜阮凉瓜的核心种植基地,上巷村曾面临面积不大、资源不多、杜阮凉瓜销路打不开、经济不发达的发展困局。
年,杜阮凉瓜获得“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无公害农产品证书”称号,市场价值和品牌价值不断提升。杜阮凉瓜销售价格也由每斤2-3元提高到现在每斤8-10元。“发展机遇来了,要主动出击。”上巷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黄梅芳是有名的“带货女王”,凉瓜销售旺季,她每天都接到不少凉瓜订单。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为了改变过去的发展困局,黄梅芳与党支部的党员征询村民意见,共同谋划,厘清整村特色产业发展思路。作为杜阮凉瓜的核心产地之一,村党支部利用杜阮凉瓜小镇田园综合体配套产业区、“一村一品”示范基地的优势,整合各方资源,种植面积由原来的零散几亩增加到现在亩,年产量由4万斤提高到10万斤,规模效应开始呈现。
早些年,在上巷村党支部的指导下,上巷村就成立了凉瓜专业合作社。今年,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上巷村党支部决定把支部建在产业上,在凉瓜专业合作社内组建党支部,引导党员先学新技术、先试新品种、先用新设施、风险先承担、市场先开拓,同时,通过组织开展培训班,培育一批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致富“生力军”,促进基层党建与乡村振兴同频共振。
不仅如此,村内还实行凉瓜产业的“四个统一”,带动群众共致富:统一收货,合理安排每个种植户的收货数量,让群众放心;统一挑选,实现农户间互相监督,提升凉瓜质量和口碑;统一代销,解决销售的后顾之忧;统一结算,共同分摊包装、分拣、物流等成本。
在村党支部引领下,凉瓜销售线上线下“两篇文章”也同步开展。线上,开拓直播带货活动、积分商城换购等线上销售渠道;线下,引导村民切换成销售与采摘相结合的农家乐经营模式,在凉瓜核心种植区周边配套玫瑰园、凤眼果、沃柑采摘区,并同步探索凉瓜茶、凉瓜蜜、凉瓜鸡仔饼、凉瓜炒米饼等凉瓜产业链,将凉瓜产业链拉长。
村级议事有规范
群众参与更广泛“黄书记,村内能否再增加一些停车位?”“党建公园里能否再增加些桌椅?”“彩虹路真漂亮,村里一定要维护好这条路的卫生。”每天,当黄梅芳走过村内的大榕树,村民便热情地拉着她“聊家常”提建议。“村民对村里的建设情况非常关心,每天都很积极很热情向我们党支部提建议。”黄梅芳说,村里环境越来越好,村民对村里的变化也有目共睹。
小小的上巷村党支部是怎样成为百姓信赖的“当家人”的呢?关键在于为村民参与村务决策提供更多的渠道,让规范的制度更好地保障广大村民的利益。
“四议两公开”工作法是一把“金钥匙”。事情该咋干?支部来提议,群众说了算,啥事都好办。通过落实“四议两公开”,上巷村让村里的重大事项决策公开、有章可循,并邀请村民小组长列席参加党员大会和党日活动,不断扩大基层民主。数据显示:年以来,村实施工作法10次,审议事项40个,涉及金额近万元,涉及党建工程建设项目、凉瓜产业种植项目、美丽乡村建设项目等事项。
党员干部带头示范,让村民对乡村振兴有了更充足的信心。黄梅芳介绍,上巷村通过党员干部带头行动,因地制宜解决农村环境整治中的突出问题,把人居环境整治、垃圾分类、三清三拆三整治、耕地保护等工作深度结合,修整道路、增设驿站、建造骑行彩虹道、修缮古庙,把闲置荒凉的古村落变成了宝贵的旅游资源,为下一步发展文旅产业打下基础,实现生态农业与休闲观光融合发展。特别是在全区率先开展农村垃圾分类探索实践,通过党建引领、引入社会力量、制定村规民约等方式,还形成了可参考、可借鉴的“上巷模式”,在蓬江区推广。
下一步如何维护好已有的乡村振兴成果?上巷村党支部牵头修订了村规民约,制定了村级经济社会发展“十四五”规划,落实农村基层组织向党组织报告制度,让党的全面领导“润物细无声”融入到村级治理全过程。
党建阵地实体化
为民办事获点赞党建阵地建设是建设服务型党组织的一个重要基础,也是完善基层党组织建设保障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着力点。据介绍,上巷村党支部建设了党建广场,党员群众有了休闲好去处;升级改造了党群服务中心,占地共平方米,成为了为民、便民、惠民的基层服务阵地……今年以来,上巷村党建阵地不断升级,持续打造服务党员群众的温馨家园。
蛋糕、水果、气球,在上巷村党群服务中心,数十名老人围坐一起,唱歌吃蛋糕,还收到了上巷村党支部送来的小礼物。这是上巷村为村内老人举办的一场长者生日会。看到老人们的笑容,黄梅芳动情地在朋友圈写下:灿烂的笑容代表满满的幸福,大事微小事都不能忽略。
基层党组织强了,就能为群众办更多实事、好事。上巷村每月组织开展“生日会”,为当月生日的老人送上祝福,还为村内位60岁以上的老人建立健康档案卡,并安排家庭医生定期上门检查,让长者们在大家庭中收获幸福感和安全感。
不仅如此,立足民生,聚焦民生实事,上巷村党支部坚持常走访、知民情、解难题,今年已为村内特殊家庭、独居老人解决不少房屋破旧漏水、日常生活安全隐患和用电用水困难等民生难题。还充分利用群众服务专项经费,联合结对共建单位农商银行,给村内困难家庭送上关怀,为其上门剪头发、送上节日慰问等,让群众体会到“惠从党来”。
党旗招展,不仅是一道风景,更是党建聚合乡村振兴的澎湃力量;笑颜绽放,不仅是一种幸福,更是村民建设美丽家乡的拼搏风貌。一个产业兴旺、环境优美的魅力上巷正在全面实现乡村振兴的道路上阔步前行。
(来源:《江门党建》第3期、中共蓬江区委组织部)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