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翘
木犀科植物连翘
Forsythiasuspensa(Thunb.)Vahl的干燥果实
些许介绍
连翘:主产于山西、河南、陕西、湖北、山东。秋季果实初熟尚带绿色时采收,除去杂质,蒸熟,晒干,习称“青翘”;果实熟透时采收,晒干,除去杂质,习称“老翘”或“黄翘”。青翘采得后即蒸熟晒干,筛取籽实做“连翘心”用。本品气微香,味苦。青翘以色较绿,不开裂者为佳;老翘以色较黄、瓣大、壳厚者为佳。生用
01
相关记载
《雷公炮制药性解》:味苦,性微寒无毒,入心肝胆胃三焦大肠六经。连翘苦寒虽泻六经,而心经为最,诸疮淋闭等证,俱属心火,故能疗之。药性曰∶除六经热,与柴胡同功,然此治血热,柴胡治气热之别耳。
《本草衍义》:亦不至翘出众草、下湿地亦无,太山山谷间甚多。今只用其子。折之,其间片片相比如翘,应以此得名尔。治心经客热最胜,尤宜小儿。
《本草备要》:形似心(实以莲房有瓣),苦入心,故入手少阴,厥阴(心、心包)气分而泻火,兼除手、足少阳(三焦、胆),手阳明经(大肠)气分湿热。
《冯氏锦囊秘录》:感清阳之气,得金水之性,故味苦辛平,性寒,无毒。气味俱薄,轻清而浮升也,阴中阳也。入手足少阳、手阳明经,亦入手少阴心经。
《本草崇原》:连翘味苦性寒,形象心肾,禀少阴之气化。
《本草纲目》:连翘状似人心,两片合成,其中有仁甚香,乃少阴心经,厥阴包络气分主药。诸痛痒疮疡皆属心火,故为十二经疮家圣药,而兼注手足少阳(胆)、手阳明(大肠)之经气分之热也。
02
药性及功效
药性:苦,微寒。归肺、心、小肠经
功效:清热解毒、消肿散结、疏散风热
03
应用
1.痈疽,瘰疬,乳痈,丹毒。本品苦寒,功能与金银花相似长于清心火,解疮毒,又能消散疮肿结聚,故有“疮家圣药”之美称。
2.风热感冒,温病初起,热入营血,高热烦渴,神昏发斑。本品苦寒,外可疏散风热,内可清热解毒,有透热转气之功。
3.热淋涩痛。本品苦寒泻降,兼能清心利尿。
04
用法用量及使用注意
用法用量:煎服,6~15g。青翘清热解毒之力较强;老翘长于透热达表,疏散风热;连翘心长于清心泻火,常用治邪入心包之高热烦躁、神昏谵语等症。
使用注意:脾胃虚寒及气虚脓清者不宜用。
05
鉴别用药——连翘and金银花
相同之处:连翘与金银花均有清热解毒、疏散风热作用,既能透热达表,又能清里热而解毒。对热毒疮疡、风热感冒、温热病等,常相须为用。不同之处:连翘清心解毒之力强,并善于消痈散结,为疮家圣药,亦治瘰疬痰核;而金银花疏散表热之效优,且炒炭后善于凉血止痢,用治热毒血痢。
06
现代研究
化学成分:主要含烃类、醛酮类、醇脂醚类化合物等挥发油,连翘酯苷A、C、D等苯乙醉苷类,连翘苷等木脂素,齐墩果酸等三药,咖啡酸等有机酸等。《中国药典》规定本品含连翘苷不得少于0.15%,含连翘酯苷A不得少于0.25%。
药理作用:连翘水煎液有广谱抗菌作用,对多种革兰阳性及阴性细菌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连翘酯苷、连翘苷等具有抗氧化能力;其乙醇提取物对肿瘤细胞有抑制作用;其甲醇提取物有抗炎和止痛作用,还有抗过敏活性等作用。
07
常见配伍
①治疮痈红肿未溃。常与穿山甲、皂角刺等配伍。
②治疮疡脓出、红肿溃烂。常与牡丹皮、天花粉、白芷等同用。
③治痰火郁结,瘰疬痰核。常与夏枯草、浙贝母、玄参等同用,共奏清肝散结、化痰消肿之效
④治乳痈肿痛。常与蒲公英、紫花地丁、漏芦等药同用。
⑤血热毒盛,丹毒红肿者。可与大青叶、板蓝根、紫花地丁等配伍。
⑥治外感风热或温病初起,发热,咽痛口渴。配伍薄荷、牛蒡子等药,如银翘散(《温病条辨》)。
⑦温病热入营分。可配伍生地黄、玄参等,如清营汤(《温病条辨》);热入血分,可配伍连翘、生地黄等,如神犀丹(《温热经纬》)。⑧本品轻宣疏散之力稍逊于金银花,但苦寒清降之性较强,尤长于清泻心火,故治热邪内陷心包,高热,烦躁,神昏等证,较为多用,常与黄连、莲子心等药配伍。
⑨治湿热壅滞所致之小便不利或淋沥涩痛。多配伍车前子、白茅根、竹叶等药。
编辑:祝令晴
图片来源于网络
感谢点赞支持哟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