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Name}
枣阳新闻
枣阳文化
枣阳名人
枣阳历史
枣阳旅游
枣阳习俗

案例年湖北省乡村振兴实绩考核

一、基本情况

根据中央部署要求,年下半年,湖北省委农办在深入调查研究、充分科学论证和广泛征求各地各部门意见的基础上,起草了《湖北省市县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绩考核办法(试行)》,经省委常委会会议、省政府常务会议审议批准,并决定从年开始,开展乡村振兴战略实绩考核,考核方式包括定量和定性考核、第三方评估、日常监测,其中第三方评估折算总分为10分。

00年,湖北省农业农村厅组织开展“年度市县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绩考核第三方评估”,此次评估由华中农业大学承担并完成。华中农业大学于年10月31日成立了全国首个乡村振兴战略研究中心,也曾多次承担国家精准扶贫工作成效第三方评估工作,具有较强的实力。

二、考核内容

湖北省乡村振兴实绩考核第三方评估是对全省13个市、州和83个县(市、区)推进乡村振兴战略情况进行评估。考虑到区域发展水平差异,按照市州、县(市、区)两级,Ⅰ、Ⅱ两类县(市、区),即农业农村类、脱贫减贫类地区进行考核,分别评定等次。

围绕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成效,考核聚焦年度性或阶段性重点任务、重要工作、重大举措,着重从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和组织保障等6个方面进行评估考核。

(一)产业兴旺。考核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农业质量效益、乡村产业发展、市场主体建设等。

(二)生态宜居。考核农村人居环境、农村基础设施、农村生态环境等。

(三)乡风文明。考核文明村镇建设、农村社会文明、农村居民素质等。

(四)治理有效。考核农村基层组织、乡村治理能力、平安乡村建设等。

(五)生活富裕。考核脱贫攻坚和防贫减贫、农民收入、农村社会事业发展等。

(六)组织保障。考核组织领导、战略规划实施、美丽乡村建设、落实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深化农村改革等。

三、评估方式

在湖北省省委农办的领导和监督下,通过网络查询、电话调查、现场调研和资料评估等方式进行。

(一)网络查询。检索门户网站、新闻报道等,了解各市县乡村振兴工作推进情况。

(二)电话调查。通过拨打市县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基层干部、农民群众、市场主体等电话(每个考核对象不少于10个电话),调查乡村振兴知晓度、支持度、满意度。

(三)现场调研。对部分市县进行暗访,了解乡村振兴有关部署落实情况。

(四)资料评估。调阅市县有关自评报告,进行综合评估。

四、考核结果

00年8月7日,湖北省政府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乡村振兴实绩考核情况。经全面考核,湖北省委、省政府决定,对宜昌市、武汉市、枣阳市、潜江市、大冶市、咸宁市咸安区、秭归县、天门市、罗田县、崇阳县等评定“优秀”等次的10个市县,予以通报表扬,省财政分别给予万元奖励。根据《考核办法》有关规定,将协调推进各有关部门,在资金分配、项目安排、奖励评优、政策先行先试时给予倾斜。

五、作用和意义

乡村振兴战略实绩考核的目的,就是要加强党对“三农”工作的领导,落实五级书记抓乡村振兴要求,压实市县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责任,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奠定坚实的组织保障。建立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绩考核制度,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高度重视,充分体现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在全局工作中的重要地位。湖北省乡村振兴战略实绩考核激励机制与问责机制并行,也是对市县党政领导班子和有关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的重要依据。

一是确定实绩考核等次。考核结果按评分进行排序,使各市县能够找准在全省的坐标方位,找到差距和不足,明确努力方向。

二是完善干部考核制度。考核结果作为对市县党政领导班子和有关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的重要依据,有利于调动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三是形成激励机制。考核结果与资金分配、项目安排、奖励评优、政策先行先试等挂钩,“优秀”等次的市县和进位明显的县(市、区)由省委、省政府通报表扬和省财政资金激励。

四是强化责任追究。对考核为“差”等次的市县,由省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予以通报批评,并对县(市、区)党委和政府主要负责同志进行约谈。

通过考核,调动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奠定坚强的组织保障。总结乡村振兴成效,发现问题和不足,提出改进对策与建议,更好地推动乡村振兴战略各项工作任务落地落实。

作者:北京市富通环境工程有限公司/安童童

北京市富通环境工程有限公司,是中国农业大学主办的专业从事现代农业规划的研究单位,主要承担中国农业大学农业科技推广服务的职能。

北京市富通环境工程有限公司以中国农业大学农业生物环境与能源工程和城乡规划学专业为基础,结合农业经济、城镇生态与环境、建筑与园林设计等研究方向,开展包括市县域乡村振兴战略规划、农业发展战略研究、农业产业发展规划、都市农业规划设计、农业园区规划设计、国家农业公园规划、农业综合体规划、农业产业集群规划、生态旅游农业规划、农产品加工冷链物流、仓储保鲜园区规划、设施农业景观设计、以及相关项目建议书、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等领域的研究与规划工作。

同时可以为各地政府、企事业单位开展定制化专题培训和咨询服务,并以自主研究开发形成10余个专题课程,完成培训近百场。联系方式:-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zaoyangzx.com/zymr/841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