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Name}
枣阳新闻
枣阳文化
枣阳名人
枣阳历史
枣阳旅游
枣阳习俗

枣阳自古出帝王

整合:大襄阳编辑:王欢

  湖北枣阳是除湖北钟祥之外的另一个湖北“帝王之乡”。

  

  枣阳作为刘秀的成长地和发迹地,历13年之久。在枣阳,刘秀经历了从皇族宗亲、官家子弟沦落为布衣贫民的转变过程,饱尝人间冷暖,写就了一个由不谙世事的少年成为雄才大略的青年最后成长为一代明君全过程。

  

  刘秀本西汉皇族,世居南阳郡蔡阳县(治所在今枣阳璩湾镇翟家古城)。这从《后汉书.光武帝纪》载有:“世祖光武皇帝讳秀,字文叔,南阳蔡阳人,高祖九世之孙也。”《后汉书.四王三侯传第四》亦载有:汉元帝初元四年(前46年),刘秀的祖父刘回,经汉元帝恩准,举族内迁中原,便由湖南长沙地带迁至当时的南阳郡蔡阳县白水乡(今湖北枣阳市吴店镇)。对此,《后汉书》作了如下解释,“……元帝初元四年,徙封南阳之白水乡,犹以舂陵为国名,遂与从弟巨鹿都尉回及其宗族往家焉。”由此可见,刘秀家族在其祖父一代已来到白水乡。关于白水乡的方位,《水经注》记载:“光武帝旧宅在城东南40里即白水村,又曰皇村。”李贤为《后汉书》作注道:“光武旧宅在今枣阳县东南,宅南二里有白水焉。”明朝正德二年,河南道御史袁仕和山西道御史李帮用立皇村寺碑,碑文中称“皇村在枣阳东南四十里,圣龙襟其左,响水潭在其右,群山在其前,白水带其后。”据此考证,舂陵白水乡即在今枣阳市吴店镇。今枣阳吴店的白水寺山上,至今还立着“光武故里”的石碑。

  

  据史料记载,西汉哀帝建平元年(公元前6年),刘秀出生在陈留郡济阳县(今河南省兰考县东北),他父亲刘钦时任济阳县令,后刘钦调任南顿县令(今河南汝州项城一带)。汉平帝元始三年(公元3年),刘钦死于任上。刘钦去世后,刘秀投靠其时任萧县(今安徽萧县)县令的叔父刘良。新莽始建国二年,刘良被罢官回乡,刘秀随叔父良回到南阳郡蔡阳县舂陵乡白水村(今枣阳市吴店镇皇村)居住,经营田业为生。王莽天风六年(公元19年),刘秀去长安太学(当时最高学府)求学,拜中大夫庐江许子威为师,攻读《尚书》。次年,因资费拮据,随辍学归乡,在舂陵白水村务农。

  

  居住在舂陵白水村的刘秀兄妹,虽属皇族,但由于嫡系继统的疏远,实际上已是布衣。刘秀从十五岁回到白水村居住到二十七岁起兵,在白水村渡过了十三年。白水村在今枣阳吴店镇境内,境内还今还存有皇村遗址和舂陵故城遗址。皇村遗址即今吴店镇白水村旁,建有皇村遗址陈列馆。舂陵故城遗址在今吴店镇舂陵村,是西汉舂陵侯国、东汉章陵县、三国义阳郡、南北朝安昌县和隋开皇年间舂陵县治所的故城址。明万历年间,为了纪念东汉开国皇帝刘秀,时人在城西关口立石碑一块,上书“汉世祖光武帝故里”。与此同时,枣阳知县张靖臣为纪念枣阳出了西汉更始帝刘玄和东汉光武帝刘秀这两个皇帝,在城西内观台立“古帝乡”碑一块。这两块石碑均收藏于今枣阳博物馆。

  

  时王莽托古改制,以致天下大乱。在此形势下,因宾客为盗受到牵连而“避吏新野,贩卖谷米于宛。”的刘秀“还舂陵”,于地皇三年(公元22年)十一月,会同大哥刘縯开始“舂陵起兵”。刘縯、刘秀兄弟发动“舂陵子弟七、八千人”,其中刘秀的叔父刘良、二哥刘仲、刘秀的族兄刘赐以及舂陵侯嫡子刘祉兄弟“相率从军”,新野的邓晨也带领宾客到舂陵会合。这支起义军因在舂陵起兵,史称“舂陵兵”,又因以复兴汉室为口号,故又被称作“汉军”。

  

  为壮大起义队伍,刘縯、刘秀决定联合王凤率领的新市兵和陈牧率领的平林兵,组织联军,并很快形成了较大的声势。“西击长聚(今枣阳寺庄),光武初骑牛,杀新野尉乃得马。进屠唐子乡(今枣阳唐子山下的太平镇),又杀湖阳尉。”后相继取得了取得南阳、昆阳大战胜利。更始元年(公元23年)十月,刘秀获准以破掳将军行大司马之职,奉命前往河北主持战局,从此获得了独立发展的机会。更始三年(25年)刘秀称帝,重建汉政权,史称东汉。

  

  刘秀平定天下后,颁布实施了一系列富国强兵的政策和措施,使国家走上了“中兴”之路。史称“光武中兴”。日理万机之际,他还念念不忘家乡、情系故土。据史籍记载,刘秀在位32年,先后五次回到故乡枣阳。在枣阳,刘秀多次进行祭祖并看望、款待族人、乡亲,表达眷念之情。在衣锦还乡的同时,刘秀还给予故乡许多恩赐,一是升级家乡的行政区划,于建武六年(公元30年),下诏用自已祖陵章陵的名字,将故乡舂陵乡升格为章陵县;二是对章陵县实行特殊的优惠政策。建武六年春,刘秀诏令免除章陵的田租及各种差役。此外,还对其出生地济阳县,先后三次诏令免除全县徭役8年;对幼时生长地南顿县,先后两次诏令免除全县田租2年、徭役1年。

  

  中元二年(57年)二月,驾崩于洛阳南宫前殿,年六十二岁。刘秀驾崩后,太子刘庄继位,称明帝。三月,葬刘秀于原陵,又称“刘秀坟”,在今河南省孟津县北约十五公里,黄河故道上。原陵,占地四万二千平方米。《东观汉纪》载:“建武二十六年(公元50年)四月营造原陵于临平南亭。”陵园南倚邙山,北临黄河,呈长方形。墓冢位于陵园正中,为土圆丘,高20米,周长米。墓冢前竖清乾隆五十六年(公元)巨碑一通,上书:“汉世祖中兴光武皇帝陵”。甬道直达山门,两侧碑碣林立,是历代封建王朝遣使御祭的祝文记录。园内尚存隋唐时期栽植的古柏株,拨天通地,郁郁葱葱,甚为壮观,堪称一奇。陵园右侧,建光武祠一座,祠左前方立宋、元、明、民国时期碑四通,分别记录着原陵的沿革和重修祠庙的历史。现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附:更始帝刘玄

  

  (?─25年)字圣公,南阳蔡阳(今湖北枣阳县西南)人。公元23-25年在位。刘玄本西汉皇族,为汉光武帝刘秀的族兄。早年因客犯法逃亡平林(今湖北随县东北)。王莽地皇三年(22年)入陈牧领导的“平林兵”,为安集掾。23年正月号为更始将军。二月,因其为刘姓宗室,遂被拥立为帝,建元更始,恢复汉朝国号,自称玄汉王朝。六月入都宛城,大封宗室诸将。他嫉刘縯、刘秀兄弟威名,诛杀刘縯。起义军昆阳大捷后,更始帝遣王匡攻洛阳,申屠建、李松攻武关,三辅震动,各地豪强纷纷诛杀新王莽牧守,用汉年号,服从更始政令。十月,都洛阳。王莽败死后的更始二年(24年),迁都长安。即位后将政事都委托于自己的岳父赵萌,放任其专权。赤眉军进逼长安时,刘玄杀害申屠建、陈牧、成丹等起义军重要将领。更始三年(25年)九月,赤眉军攻入长安,刘玄单骑逃走。十月,投降赤眉,将玺绶送给赤眉拥立的皇帝刘盆子,自己被封为畏威侯,不久改封为长沙王。赤眉将张昂为绝后患,十二月,派人将其缢死。刘秀即位后,封其为淮阳王,将其葬于霸陵(今陕西长安县东),谥号淮阳武顺王。

  

  刘縯

  

  (?─23年),字伯升,是汉光武帝之长兄。南阳蔡阳(今湖北枣阳西南)人。新莽末年,与刘秀等人率七八千人起义,号“舂陵兵”,自称柱天都部。后加入绿林军,更始政权建立后,任大司徒,封为汉信侯。昆阳之战后被更始帝猜忌,被杀。刘秀建立东汉后,追谥他为齐武王。

  

大襄阳









































白癜风吃什么药好
北京哪个医院治疗白癜风治得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zaoyangzx.com/zywh/205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