厉害了大冶!!!
我市经济工作受省委省政府表彰
获评“全省县域经济工作成绩突出单位”
6月27日
全省县域经济工作会议在黄石召开
会上,省委、省政府通报表彰了
20个县域经济工作成绩突出的县市区
和5个进位显著的县市区
其中,我们的家乡大冶市赫然在列
一起来看看!
↓↓↓↓
20个“年度全省县域经济工作成绩突出单位”通报显示,武汉市江夏区、大冶市、襄阳市襄州区、仙桃市、荆门市东宝区、宜昌市夷陵区、汉川市、随州市曾都区、枣阳市、钟祥市、京山市、老河口市、宜都市、宜城市、谷城县、恩施市、南漳县、麻城市、丹江口市、保康县20个县市区获“年度全省县域经济工作成绩突出单位”。
5个“年全省县域经济工作成绩进位显著单位”鄂州市华容区、阳新县、蕲春县、浠水县、竹溪县5个县区获“年全省县域经济工作成绩进位显著单位”。
年度纳入全省县域经济工作考核范围的县市区80个,考核指标体系包括总量、人均、结构、绿色发展、速度、后劲、社会民生等七大类38项指标。
下面一起来看看
↓↓↓
全省县市区综合排名01
第一类县市区
(点击查看大图)
02
第二类县市区
(点击查看大图)
03
第三类县市区
(点击查看大图)
答疑解惑:三类县市区怎么分的?看完排名,可能有人会问,这一二三类县(市、区)是怎么划分的呢?
据年湖北发布的《关于完善县域经济工作考核的意见》规定:
第一类县(市、区)22个,即国家和省重点开发区域所在的21个县(市、区)以及宜昌市夷陵区。
第二类县(市、区)27个,即限制开发区域的国家农产品主产区所在县(市、区)。
第三类县(市、区)31个,即限制开发区域的国家和重点生态功能区所在的28个县(市、区)以及恩施市、远安县和鄂州市梁子湖区。
延伸阅读年湖北县域经济总量首破2万亿年,县域经济总量首次突破2万亿元,生产总值达到.9亿元,比上年增长7.7%。
01
县域支撑作用稳固
县域GDP占全省60.4%,连续三年占比保持在60%以上;GDP过亿元的县(市、区)由10个增至13个,其中江夏区、仙桃市、黄陂区过亿元。仙桃时隔13年重返“全国县域经济百强”,继大冶、宜都、枣阳成为我省第4个“全国百强县”,创历史最好水平。
02
发展质量提高
县域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家,比上年底净增家;稻花香、金澳科技、福星集团、山河建设等12家企业跻身“中国民营企业强”;湖北瀛通通讯等企业成功上市,四板市场形成了以丹江口绿色智能制造、阳新科技扶贫为代表的77个县域特色板块。
03
绿色成效显现
实施沿江化工产业整治、危化企业搬迁、淘汰落后产能、水泥错峰生产等政策措施,过剩落后产业加快压减;全年县域万元生产总值能耗下降5.02%。
04
发展活力增强
95家县域开发区和工业园以不足全省县域1%的土地,聚集了县域近六成的规上工业企业,完成了县域48%以上的投资,创造了县域70%以上的规上工业增加值,形成了一批有规模、有品牌、有竞争力的特色产业集群,成为县域经济稳增长调结构的重要平台。
不过,无论是与先进省份相比,还是与中部地区相比,我省县域经济发展都存在明显不足。与先进省份比,规模偏小。年,江苏县均GDP为.5亿元,浙江为.8亿元,我省仅为.6亿元。与中部省份比,发展偏慢。“全国百强县”,河南、湖南和湖北各4个,江西和安徽各2个,但我省“百强县”位次最高的大冶市GDP不到亿元,居第79位;湖南长沙县、浏阳市、宁乡县GDP均超千亿元,分别居全国第6、16、31位;河南新郑市接近千亿元,居第37位,巩义市、荥阳市及江西南昌县、安徽肥西县均超亿元,分别居第68、77、42、64位。
对此,省经信委介绍,将着力培育新产业、新动能,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为大冶点赞!
更为大冶发展努力作出努力的同志点赞!
留言”,参与互动交流↘↓大冶人都在看↓
(点击即可浏览)
我市将继续执行27%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标准
大冶某商城私自更改规划布局引混乱,各方表示……
定了!大冶中小学新生入学政策有重大调整,家长们赶紧看!
编辑:张敏校对:张峰
来源:今日大冶监制:明小毛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加入今日大冶粉丝群:一起玩耍(^ω^)
领导说了,你点一个赞
小编工资涨五毛??
赞赏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