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邪,你会想到什么?
金庸小说里的东方不败?
还是武侠小说中的各种邪教?
凡是以“邪”命名的
每个人都不会觉得是个好东西。
在某度搜索这个字的解释
会看到:不正当,不正派,鬼神给予的灾祸。
而在中医里,邪是什么呢?
邪是怎么来的?又是怎么影响我们身体的?
邪气也作“邪炁(qì)”,来源于大自然的六气,为风、寒、暑、湿、燥、火,谓之六邪。
正常情况下,六气组成大自然,人体亦有六气,若六气过盛,而表现出对人体有害的一面,即为六邪,当正气受损时,邪气则乘虚而入。
眼下正值三伏天,风寒暑湿燥热火,六邪旺盛混杂。
寒为万病之源,湿为万病之母,风是万病之首,火邪和暑邪极易耗气伤津,使人正气不足,引发各种疾病!
今天,许院长就带大家来一起揭开这“6个小人”的“真面目”,正所谓,知己知彼,只有了解我们的敌人,才能进一步打败敌人!
解锁女性健康,收获生命教育
点击下方视频,学习中医知识
女人身体外面的“6个小人”
你知道都是怎么来的么!
今天的讲座视频中许院长带大家了解了寒、热、湿三邪的危害,接下来我们再来看看剩下的三个“小人”。
什么是风邪?先来说一下风邪的性质和致病特点:
首先,风性主动,风邪治病具有动摇不定的特征——如眩晕、震颤、抽搐、角弓反张等;
《素问·风论》中说:“风者,百病之长也,至其变化乃生他病也。”
风邪侵犯机体可致腠理疏泄开张,表现为汗出恶风之症。从病位而言,风邪多侵犯人体的上部、肌表、腰背等阳位。
燥邪属于阳邪,多发生于春秋两季节。燥性干涩,易伤津液,干,干燥。涩,滞涩。
燥是缺乏津液的表现,燥邪侵犯人体容易损伤机体的阴液,使皮肤、孔窍因失于滋养而出现各种干燥、滞涩不畅的症状。
燥易伤肺,肺脏娇弱,喜润而恶燥。
肺主一身气机,司呼吸,与外界空气直接相通,而且肺开窍于鼻,外合皮毛,所以燥邪最损伤肺津,影响肺的宣发肃降功能。
从而出现干咳少痰、痰中带血、喘息、胸疼等症状,肺与大肠互为表里,燥邪可由肺而影响大肠,导致大便干燥不畅。
火热属阳,故暑为阳邪。
暑热侵犯人体,初期卫表的症候非常短暂,很快恶寒消失,呈一派阳热之象。
如壮热、汗大出、口大渴、心烦、舌黄燥,脉洪大等;
暑季不仅气候炎热,且常多雨而潮湿,热蒸湿动,湿热弥漫空间,人身之所及,呼吸之所受,均不离湿热之气。
其临床特征,除发热、烦渴等暑热症状外,常兼见四肢困倦、胸闷呕恶、大便溏泄不爽等湿阻症状。虽为暑湿并存,但仍以暑热为主,湿浊居次,非暑中必定有湿。
暑邪致病的基本特征为热盛、阴伤、耗气,又多挟湿,所以,临床上以壮热、阴亏、气虚、湿阻为特征。
引邪出表,助“本能”一臂之力!六邪,其实说白了就是大自然的原始状态而已,人生长存于天地之间,有的人能适应,这些就不能称之为邪。而有的人适应不了,从而使身体出了一些状况,这就是邪的含义。
我们无论是治疗妇科疾病也好还是其他的慢性疾病,其目的都不是针对于单一的某个症状,而是在于激发人体的自愈能力!
尤其是正值三伏天,是阳气由极盛转衰的时候,阳气是脏腑机能的动力,是对抗疾病加强身体自我修复的过程,能决定人的生老病死。
当邪气入侵,身体会产生本能的自卫反应,那些出现的症状即反应的结果,比如有些姐妹一到夏天,就感觉自己的肌瘤、囊肿有“抬头”之势,妇科炎症也愈演愈烈,这其实都是邪气入体引起的强烈反应!
如果从邪气入侵之始,我们就可以可将邪气引出体表,那么我们的身体就不会出现问题,想要为邪气开辟一个出路,我们就要借助艾灸的力量!
三伏向天借力,借自然之阳气
想引邪出表,艾灸正当时
那么,为什么说,女人比男人更需要艾灸呢?
中医认为,万事万物都分阴阳,比如天为阳,地为阴,动为阳,静为阴,背为阳腹为阴等,以及男为阳,女为阴。
男子着重阳刚,女子偏向阴柔,两种体质各有优缺点。阴柔体质的女性更加细腻,专注,感性,同时阳气相对薄弱,容易被环境中的病邪趁机而入,风寒暑湿燥热等等,间接损耗体内的阳气。
包括现如今,许多父母的体质偏于阳虚,导致女孩出生后,容易先天体质阴寒,如果不加以改变,一代一代皆是如此,先天阳气不足的情况会越来越普遍。
并且,女人后天易损伤阳气!相对来说,女性比男性更容易损伤阳气,这是不争的事实,原因有多方面,我们一一列举:
首先,女性好静不好动动为阳,静为阴,中医说动则生阳,相较于男性,女性显然更加安静,动的少,这就导致体内阳气不易生发,同时接触太阳的时间也更少,久而久之,容易使身体走向阳虚。
现在患妇科病的越来越多女人为什么要做三伏灸,最直接的一点,是如今体寒宫寒,以及患有妇科病的女性越来越多。
一份调查显示,70%以上的中国女性患有不同程度的妇科病(月经不调、子宫肌瘤、盆腔炎...)
已婚女性患病比例更是高达90%以上,大约%的女性一生中有过不同程度的妇科炎症。妇科问题高发,说白了也是长年累月,各种损耗阳气的积累,也再一次证明了,现代女性的体质以及生活习惯,已经普遍处于亚健康的状态。
甚至可以说,对大多数女性而言,已经不是适不适合艾灸的问题,而是很需要艾灸了,认清楚这一点,你就会知道三伏灸对自己有多么重要!
女人三伏灸占据
天时、地利、人和!
01女人为什么要做三伏灸?另一大根源在于,三伏灸对于女性确有非凡的调理作用,三伏灸的优点是占据了天时地利人和。
天时地利,三伏天是一年中天地阳气最浓郁的时候,一年仅有一次,艾灸可以发挥最大的用处。
同时温暖的天气,不用把自己裹的严严实实,也方便了我们艾灸。
人和,一方面是肌肤腠理开泻,人体阳气达到鼎盛,就算是体质阴柔的女性,阳气也会比较充足,使顽固的病邪松动。此时配合三伏灸“火上浇油”,用来冬病夏治,改善体质再好不过。
02艾灸于女性,好比雪中送炭!女性三伏灸,好比雪中送炭,给自己阴寒的体质输送阳气,为什么这么说?宋代著名医学家窦材,自称扁鹊再生,他的医书《扁鹊心书》中,重点倡导的就是扶阳,认为自古扶阳有三法:
第一为灼艾;第二为丹药;第三为附子灼艾便是艾灸,最为温和见效。女性阴柔之体,最大的问题首推阳气不足、体质虚寒,加上现代女性习惯久坐,缺乏运动,很容易造成经络不畅,身体淤堵,易手脚冰凉、胃寒胃痛,甚至引发宫寒、痛经不育等情况!
艾灸让女性体内重燃阳气之火,温宫暖肾,温经散寒、生化气血、化淤止痛,
缓解手脚冰凉、畏寒怕冷、腰酸乏力、月经不调、子宫肌瘤、卵巢囊肿等妇科症状。
坚持艾灸,亦可有效改善面部倦容,令女性肌肤红润,有弹性、无皱纹、无斑点,美容的同时,通过内分泌等系统起到减肥,根除妇科疾病的作用,使女性由内到外重新焕发!
中极穴与水道穴调卵巢与子宫中极穴的位置:在下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下4寸。
水道穴的位置:在下腹部,当脐中下3寸,距前正中线2寸。
与关元穴在同一线上,位于关元穴的左右两旁,对于女性来说,中极穴和水道穴比气海穴和关元穴更加重要。
八髎穴通治妇科病调理妇科病重在调理盆腔环境,而在调理盆腔环境时,有一个穴位是绝不能少的,那就是八髎穴,这个穴位可以通治一切妇科病。
八髎穴位于人体腰骶部位,这个部位恰好是女性胞宫(子宫、卵巢等的统称)的位置,艾灸此穴可直接刺激胞宫。
而胞宫是对女性非常重要的一个地方,冲脉、任脉和督脉都起于胞宫。督脉主一身阳气,任脉主一身之血,冲脉则为经脉之海,五脏六腑都要靠他们支配,而八髎乃盆腔的气血会聚之处,是调节人一身的气血的总开关,务必畅通无阻。
胞宫阳气足了、环境好了,妇科问题自然也就难以滋生!
足三里、三阴交补充气血!首先我们要知道,足三里是胃之下合穴,此穴和胃之间有一条直达途径,艾灸它可补充胃气,调理脾胃病,给女人补充气血!
足三里穴的位置:在小腿前外侧,当犊鼻下3寸,距胫骨前缘一横指,用力按足三里穴会感到压痛。
此外,人体的任脉、督脉、冲脉这三条经脉的经气都同起于胞宫(子宫和卵巢)。
三阴交是脾、肝、肾三条经络相交汇的穴位,其中,脾化生气血,统摄血液,肝藏血,肾精生气血。
女人只要气血足,那些月经先期、月经后期、月经先后无定期、不来月经等统称为月经不调的疾病都会消失。而女人脸上长斑、痘、皱纹,其实都与月经不调有关。
以上5大黄金穴位,不说包治百病,但起码可以对女性几乎所有慢性疾病都有防治作用!
女性调理任何慢性病,都可以把这5个穴位为基础穴位,然后根据病情、体质加减配穴。
好了,今天的课程就到这里了,希望每个姐妹都能把握住这个“天赐良机”。
让体质打个翻身仗,彻底的将“6个小人”抵挡在我们的健康大门之外,气血和健康都要稳若泰山、固若金汤!
三伏天艾灸,天时地利人和添加毓方膏滋网络部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