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河县是河南省南阳市下辖县,位于河南省西南部,河南省、湖北省二省交界处,毗邻南阳市区,面积平方公里,辖19个乡镇、总人口万。古代为京都长安、洛阳通向江汉平原的隘道要冲,物阜民丰,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
唐河古称唐州、泗洲,历史悠久为中州大地上一块瑰宝。夏、商时代为《禹贡》豫州之域,周为申、谢、唐、蓼国地,自秦朝始,历为州、县治所,境内现存仰韶、屈家岭文化遗址。是东汉光武帝刘秀的大将马武、光禄大夫樊宏等历史文化名人故里。
唐河交通十分便利,宁西铁路、沪陕高速、国道横贯全境,南阳机场近在咫尺,形成了北亘嵩洛,南接荆襄,东通宁沪,西接秦陇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唐河工业基础较好,形成了以光电电子产业、装备机械制造为主体,资源开发利用、农机装备制造为两翼的四大产业集聚区。
唐河县是全国著名的商品粮、棉、油基地,也是河南省重要的石油基地,[1]河南省较具实力的县市之一,经济综合实力位居南阳市各县、区前列。唐河县先后荣获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县、“中国栀子之乡”、中部百强县市、河南省对外开放先进县、河南省平安建设先进县等荣誉称号。年国务院批复“大别山革命老区振兴发展规划”将唐河县发展纳入国家战略。
中文名称
唐河县
外文名称
TangheCounty
别名
唐县,唐州,泗洲
行政区类别
县
所属地区
河南南阳
下辖地区
湖阳等12个镇、7个乡、2个街道
政府驻地
唐河县城关镇
电话区号
邮政区码
地理位置
河南省西南部
面积
平方公里
人口
万人(年底)
方言
中原官话南鲁片
气候条件
北亚热带季风性型大陆气候
著名景点
友兰湿地公园、泗洲塔、石柱山、虎山水库等
机场
南阳姜营机场
火车站
唐河火车站、南阳火车站
车牌代码
豫R
建成区面积
35平方公里()
城区常住人口
30万人()
生产总值
亿元(年)[2]
名人
冯友兰、冯景兰、徐旭生等
历史沿革编辑唐河县夏、商时代为《禹贡》豫州之域,周为申、谢、唐、蓼国地。秦置湖阳县,属南阳郡。西汉、东汉和三国时为湖阳县(邑),属南阳郡。晋为棘阳县地,属义阳郡。
南北朝时北魏于县境置钟离、襄城、陈阳、石马诸县,分别属南襄州、西淮安郡和襄城郡,今城关镇为当时的襄城县治,以后历为州治、县治。隋朝境内为上马、湖阳2县,属舂陵郡。唐为泌阳县,先后属唐州、泌州。五代十国时,县属泌州。宋代属唐州。
唐河县文笔峰
金沿宋制。元代废湖阳县入泌阳县仍属唐州。明清降唐州为唐县,属南阳府。
民国十三年改作为唐河县,属汝阳道,后属河南省第六行政督察区。-年境内设唐河(北)、唐南、唐西3县。年3月“三唐”合并为唐河县,属河南省南阳行政区。[3-4]
2行政区划编辑截至年,唐河县下辖12个镇、7个乡、2个街道。12个镇:源潭镇、张店镇、郭滩镇、湖阳镇、黑龙镇、大河屯镇、龙潭镇、桐寨铺镇、苍台镇、上屯镇、毕店镇、少拜寺镇;7个乡:城郊乡、桐河乡、昝岗乡、祁仪乡、马振抚乡、古城乡、东王集乡;2个街道:滨河街道、文峰街道。共个行政村,县人民政府驻城关镇。
3地理环境编辑位置境域唐河县位于河南省西南,南阳盆地东部。县境西与新野县、南阳市区接壤,北与社旗县毗邻,东与泌阳县、桐柏县交界,南与湖北省襄阳市襄州区、枣阳市相连。地处北纬32°21′-32°55′,东经°28′-°16′,东西长74.3公里,南北宽63公里,总土地面积.4平方公里。
地形地貌唐河县东部、东南部、东北部为丘陵地,西部、中部为唐河冲积平原。[5]
气候唐河地处北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地区,属北亚热带季风型大陆气候,四季分明,气候温和。
唐河两岸夜景
年日照总时数平均为.8小时,年平均太阳总辐射量.56千卡/平方厘米。年平均气温15.2℃,历年月平均气温最低1.4℃,最高28.0℃。全年无霜期天,≥0活动积温℃,≥10℃活动积温。年平均降水量.11mm,4-9月降水.2mm,占全年的75.7%。[6]
4自然资源编辑唐河县有石油、石英、花岗石、石灰石、钾长石、荧石、水晶石等21种。其中石英石、石灰石、荧石、储量分别达2.2亿吨、3亿吨和35吨,河南油田是著名的石油基地,其中唐河境内的石油储量约占河南油田总储量的三分之一。[7]
5交通编辑公路:国道贯穿东西,与周围各区县都有国道、省道相连。信南高速(沪陕高速G40河南省境内一部分)全长公里,唐河境内长59.48公里,成为唐河一条重要的东西交通大动脉,有唐枣公路链接延伸可上福银高速公路。西距南阳市50公里,东北距省会郑州市公里,东南距离湖北省武汉市公里。
沪陕高速
按照河南省普通干线公路网规划方案,“十二五”期间,河南省公路交通建设的规划重点是提升干线公路等级:将一批省道提升为国道,将一批县道提升为省道。根据全省规划,县内S(棠西线)省道升级为横十国道(江苏寅阳镇--湖北老河口镇)的一段,S(方管线)省道升级为纵七国道(辽宁省盘锦市--广东省阳江市)的一段。届时,唐河境内国道里程将达到.27公里。
铁路:宁西客运铁路已经投用,每日开通西安,南阳,福州,上海,宁波方向列车。
航空:距离南阳姜营机场仅半小时车程。
6人口民族编辑年,唐河县全县总人口.3万人,汉族人口占总人口的98.8%。唐河县有回族、壮族、蒙古族、满族、土家族、藏族、布依族、朝鲜族、
宁西铁路
苗族等12个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1.02%。县人民政府驻地城关镇。
7政治编辑唐河县现任主要领导县委书记刘明杰县长周天龙县人大主任马哲宇县政协主席朱全富参考资料[8-10]8经济编辑综述改革开放以来来,唐河经济犹如巨龙腾飞,步入了一个健康高速发展的新时期。[7]年,唐河县生产总值完成亿元,增长9.5%。全县公共财政预算收入7.3亿元,增长21%。固定资产投资完成亿元,增长20%。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增长9%;农民人均纯收入元,增长9.5%。[2]
第一产业唐河县农业资源丰富,生态农业正逐渐调整着种植、养殖的生产结构。中国农科院全国首家综合示范县驻足唐河,呈现出科研机构与生产单位互惠互利的双赢良好态势。37个科研研所和大专院校的项科研成果在唐河推广应用,取得显著的社会和经济效益。以小麦、大豆、玉米等粮经作物已使唐河成为豫西南最大的粮仓,也使唐河连续五年荣获了“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的称号。[11]
年粮食总产再创新高,实现十连增,连续十年荣获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烟叶、红薯等特色产业基地不断巩固,标准化水平进一步提高。
唐河县工业园城市综合体
新申报无公害农产品5个,无公害农产品基地认定60余万亩。新建涉农龙头加工企业5家,培育省级龙头企业5家、市级16家。新增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国家、省、市级示范社达到30家。发展家庭农场家。农机总动力达到万千瓦。[12]
第二产业唐河县工业经济发展迅猛,势头强劲。初步形成了以机械、纺织、化工建材、轻工、食品六大支柱为主的25个行业体系。其中汽车变速箱、草酸、水泥、棉纱、棉布、油脂品、饲料酿酒、地毯、长毛绒玩具已形成规模,销往全国25个省、市、自治区和出口10多个国家和地区。工业园区设施配套齐全,腾达机械、恒业光电等一批市场发展前景好且有一定技术含量的企业入驻园区,工业展现出广阔的发展前景。[11][7]
年,全县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增加值55.6亿元,增长14.1%。县产业集聚区先后获得南阳市“服务企业先进单位”、“南阳市先进产业集聚区”等荣誉称号,连续三年跻身全省产业集聚区前50强。产业集聚区共签约入驻项目20个,合同引资25.8亿元,其中投资超亿元、超10亿元项目5个,实际到位省外资金68.3亿元,实际到位境外资金万美元。[12]
第三产业年,全县外贸进出口总额完成万美元,增长38.4%。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亿元,增长13%。房地产等新兴服务业加快发展。
唐河境内的河南油田
加大房地产开发力度,建成商品房22万平方米。金融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全年新增贷款22亿元,增长14.9%。中介服务、物流等行业逐步兴起。第三产业增加值达到56.5亿元,增长9.5%。[12]
旅游资源编辑石柱山森林公园
石柱山森林公园位于唐河县城东35公里处马振抚乡境内,山体东西走向,长约40公里。山顶有两块大石屹立如柱,高约14米,故称“石柱擎天”,为唐河县八大景之一。柱有环痕,旧县志载,系大禹导淮治水系舟处。[15]
文笔峰
文笔峰塔位于唐河县城建设路东段,唐河革命烈士纪念馆院内,是第二批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它始建于明末清初。
唐河自然美景
虎山水库
虎山湖风景区位于唐河县城东南25公里的马振抚乡境内,从国道沙河铺段修建的旅游专线公路可直达该景区。景区控制流域面积平方公里,是河南省一座中型水库。[16]
白玉山普化寺
普化寺位于唐南古镇黑龙镇东北角白玉山旅游风景区,距唐河县城25公里处,毗邻豫S线,建筑占地平方米,有山脚、山腰、山顶五座综合性庙宇数十座古建筑,是豫西南最大的佛教活动场所和宗教文化旅游圣地之一。
古蓼国遗址
古蓼国在今河南省唐河县南40公里湖阳镇。东依蓼山,山顶有五代晋天福七年(公元年)所建的蓼山神祠(俗称蓼王庙)遗址,南傍蓼阳河(《水经注》称阪门水)。蓼王庙:位于蓼山顶,四合院,石砌墙,石板坡面,整个建筑无木料,建于春秋时期。为纪念在大禹时代治水有功的蓼王而修建。
湖阳公主墓
据出土文物考证,湖阳镇是屈家岭到龙山时期的一个村部遗址,存有明万历十一年碑文记载:举功论荫,世封皋胄子于湖阳,名曰:蓼国。
唐河自然美景
汉唐以来皆为县。
友兰湿地公园
唐河县友兰湿地公园位于唐河西岸,是为纪念哲学大师冯友兰而建,落成时间为年11月13日。年成功申报为国家级湿地公园。[12
历史名人编辑唐河这块古老的土地孕育出一代代的杰出人物。汉光武帝刘秀的大将马武、光禄大夫樊宏皆生于湖阳。唐河历史上的文韬武略还有曲端、李坚、曹应琦等。近代和现代更是人才辈出,诸如革命烈士张星江、周邦彩,著名哲学家冯友兰、地质学家冯景兰、文学家冯沅君、诗人李季、考古学家徐旭生、园艺学家郭须静、植物生态学家曲仲湘、飞机机械师钟越、医学家杨慈云以及著名教授冯宗璞等。[7]
中国著名哲学家——冯友兰
民俗文化编辑唐河的民俗文化有戏剧、典艺说唱、歌谣、民间武蹈、武术杂技、吹奏、打击音乐等门类,其中以戏剧规模最大,观众最多,活动最经常。传统节日期间,民间音乐、舞蹈表演团体活动活动于城镇及乡村。演出项目多为舞狮、抬阁、旱船、背装、云里马、锣鼓棚等。[3]
戏剧中的汉剧在全国属稀有剧种,起源于唐宋。清光绪三十一年(年),湖北省襄阳县双沟艺人张传方到湖阳张湾村科班传艺,汉剧由此传入唐河,很多民间艺人自发成立了民间的汉剧文艺团体。
唐河自然美景
年,唐河县汉剧团成立,城郊乡北张湾村汉剧团全班人马被编进县汉剧团,剧团发展到70多人,排演了《四郎探母》、《界碑关》、《高堂洲》等十几个剧目,分别到南阳城区及方城、社旗、枣阳、桐柏等周边县市演出。除汉剧外,还有曲剧、豫剧、越调、卷戏、宛邦等剧种。[3]
新中国成立后,县乡都成立文化机构,多数村办起了文化大院、新农村书屋,以全民健身为主的群众性文化活动普遍开展起来。[3]
赞赏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