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长河滚滚东去,淘尽多少英雄泪!
置身于长河,回顾于往事,纵然发现,再小的人物,再小的浪花,也能折射出阳光的绚丽。
黄渠河,曾名又叫黄邮水、黄水河,是华夏五千年文明中一颗小的不能再小的点缀。
但又因是家乡的缘故,理应就该知晓她的前世和今生。从而让生命的起源多一份绚丽的色彩,让卑微的身心多一份纪念的港湾。
此文按照三个时间段做空间的讲述,并根据各个时间段记载来描述当时的黄渠河在30年代后的历史天空。
一、国民党时期的黄渠河
自十九世纪二十年代初期到新中国解放前,国民党领导下的旧中国战乱不断,千疮百孔。
襄北一带兵荒马乱,土匪横行。在当时社会动荡的大背景下,古驿黄渠大大小小的土匪就有几十股,尤以两省交界处为患。
国民党统治期间,虽说连年剿匪,可土匪却像割韭菜一样越剿越多。
直到一九四九年春,襄阳二次解放,建立巩固的人民民主政权后,这些土匪才被一一清剿肃清。
那个时期,黄渠的大土匪主要有杨文杰、余华凤、张焕朝、吕福贵和吕三元等,这些枭匪恶魔,最后都得到了应有的惩罚。
1、哑巴子杨文杰
杨文杰,外号哑巴子,民国张官桥杨集村人,生于一八九三年,卒于一九三二年十一月。
一九一七年至一九三二年,杨文杰、杨治中、李庆娃、乔德功、秃毛遂、秃遂娃等聚众为匪,横行吕堰驿、黄渠河、朱集、程河、新甸铺和刘集一带,拦路抢劫,奸掳烧杀,无恶不作。
一九二七年,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全国各地动荡不安,土匪乘势而起,一时襄阳大地土匪蜂涌蝶起。
杨文杰自幼性恪内向,不爱说话,因此得了个哑巴子称号。
杨文杰为人心狠手辣,加上性格原因,深藏不露,一伙土匪都惧他三分。所以,很快就在北乡吕堰驿、宋家堰一带臭名远扬。
一九三二年十一月底,杨文杰这个作恶多端的土匪头子,被押送至襄阳城外刑场,斩头除之。
2、黑驴子与贼星五
黑驴子就是黄渠河大土匪余华凤的外号。余华凤,别名余金亭,民国余咀村人,生于一八九八年,卒于一九四二年七月二日。
余华凤出生于贫苦家庭,十几岁时父母双亡,孤苦伶仃,依靠他的叔父抚养长大。因被土匪逼迫,无奈自立山头,也变成土匪了。
他办起了民国古驿第一所义务教育学校一余咀义学。
早在清朝道光年间,襄阳知府周凯“劝设义学十八处”,但在偏僻的古驿始终实无一所义学。余华风出资办义学,让村里所有的穷苦孩子都能像富家子弟一样,不用花钱就能上学。
这在当时社会,尤其是一个土匪头子能有这样的办学理念,确实让当地人为之敬佩。
直至今日,余咀的老人们,仍然念念不忘余华风这积善修德的好事。
张焕朝是张罗岗的大土匪,绰号贼星五,又名张星五,出生于一九零三年。一九四二年五月同余华凤一起被捕,于当年七月二日枪毙在襄阳城闾门外。
贼星五原藉是黄集温岗张庄人,随父到张罗岗落户后,干上了土匪行当。
一九二三年至一九四二年期间,带领一帮土匪在襄北一带大肆抢劫,土匪势力发展到三百余人,称霸一方。
贼星五为人奸诈,心狠手辣,用贿赂拉拢巴结等手段同襄阳县长李朗星沆瀣一气,当上了黄渠河乡自卫队队长。
余华风当上自卫队队副后,他便将姑娘许配给余华风的大儿子联姻结亲,两大土匪成为儿女亲家,在鄂豫边界可谓为所欲为,称王称霸。
余华凤、张焕朝打击小土匪,来壮大自己的大土匪,土匪再大也不能像军队有军饷好维持,最终只能变着法来作案。
那时的潜规则就是本地的土匪到外地作案,外地的土匪来本地作案,互通情报,互相关照,互相得利。
土匪们的鬼把戏,规避了兔子不吃窝边草的土匪规则。一可以让当地百姓不知是土匪在捣鬼,愚弄了百姓,还把他们当成神来敬;二可以制造事端,让官员们出来请他们出面平息,两头利益都占了。
一九四二年五月,湖北省民政厅长朱怀冰出巡襄阳时,了解到余华凤、张焕朝的罪大恶极民愤难平,对李朗星严加申斥。
李朗星知道余华凤、张焕朝常常打着自己的旗号,作恶行骗,必将影响到自己的声誉和前途。此时,正赶上李朗星的保安团面临裁编,自己代专员也处于“考察转正”的关键阶段,事关命运前程,不得不密令手下营长康克明以县长的名誉,请二位五月端午节到县政府赴宴,将余华凤、张焕朝在酒宴后扣押捕获。
后不经公开审判,直接把两人枪毙了。
3、安家二害
安家二害,就是民国时期鄂豫边界的黄渠河乡,臭名昭著的安德藩、安德保二兄弟。
安德藩、安德保,安沟村人,一母同袍的亲兄弟。安德藩生于一九零四年。
一九三五年至一九四二年,安家二兄弟勾结土匪恶霸张焕朝、余华凤等,采取拦路抢劫、喊款子、敲诈勒索等方式,以暴力手段打家劫舍、聚集财产。
有了钱财后,就四处网络恶棍、混混儿之类不法之徒,充当打手。
另外,不惜重金收买当地的官员、驻军,以便对他们的胡作非为睁只眼闭只眼,放任自流。通过这些手段,安家二兄弟黑恶势力越来越大。
民国时期,国民政府腐败无能。河南土匪经常到黄渠河大肆抢夺,闹得鄂豫边界不得安宁。为了剿匪,县政府只好采取以匪治匪的办法,勉强维持治安。
明着说是实行地方自治,其实就是用地方上的恶霸势力来压制百姓成立的自治局就是乡政府,换汤不换药,每个自治局都成立自卫队,相当地方警察武装。
安家二害出名后,襄阳县政府就委任安德藩为黄渠河乡自卫队队长、联保主任、乡长和县参议员。既是官又是土匪,哥哥当土匪头,弟弟就是二当家。
一九三九年,为泄私愤,将得罪他的本村人安兴善打死。为了斩草除根,不留后患,又将安兴善的儿子安忠堂打死,抄了家,抢走其妻,让这户人家彻底灭绝。
一九四四年,河南沙堰移居东吴村小高家的黄老七、黄兆娃父子两人,路经黄渠河。安德藩见财起意,便抢占了钱财,又将黄家父子无辜杀害。
黄老七遭灭门毒手,死不瞑目,睁大双眼,让人看了毛骨悚然。安德藩怕黄老七阴魂不散,令其弟弟安德保将黄老七的头颅割下来。安德保见状,也生畏惧,连续几刀都没有割断头颅,吓得浑身发抖。
安德藩亲操大斧,狠狠将头颅砸烂,然后投到黄渠河的河里喂鱼,方才安心。
一九四七年十二月二十一日晚,刘邓大军十纵八五团南下干部队到黄渠河张坡村,随即宣布成立中共襄阳县委、襄阳县爱国民主政府和古驿解放区第六区。当夜,八五团奔袭了黄渠河乡政府他的居所,安德藩、安德保侥幸从后门逃脱。
安德保四处逃窜,无法安身,只好逃到西尹姐姐家中,像哥哥一样躲在红薯窖里,混天度日。
安德保自幼横行霸道,在红薯窖里藏了几天就耐不住寂寞,便趁着夜色,寻找机会逃跑,没想到天黑路生,刚出村口,就掉进了池塘,被村中群众发现,将其抓获。
人民政府替黄老七父子报仇,将安德保羁押到张罗岗,离小高家不远的地方,开宣判大会,将安德保这个作恶多端的恶魔判处死刑,就地枪决正法。
安德藩夏初开始蹲红薯窖,到了秋天才被发觉抓捕,历时五六个月。
比他的弟弟有耐心,竟然躲在红薯窖中生活了快半年的时间。要不是他媳妇怀孕,引起了人们]的怀疑,狡猾的安德藩,还需要一定的时间才能抓捕。
不久,古驿第六区长尹公益、吕堰驿团防局局长鄢丹清、古驿乡乡代表主席宋汉
黄渠河乡乡代表主席杨勃、国民党参议员程远扬、保长王立旺、土匪何如意等七十余人,先后都被政府抓捕归案。
安德藩、尹公益等二十人在古驿南门外,执行枪决,其余五十人收监劳动改造。
4、老贼头吕富贵
吕富贵是唐吕村人,外号老贼头,为人凶险奸滑,在朱集、唐吕夹河套一带,是个有名的土匪头子。
吕福贵本是土匪余华风的狗头军师。一九四二年农历五月,余华凤、张焕朝两大土匪头子被李朗星设“鸿门宴”抓捕后,土匪便另立山头,结伙入股。
吕福贵充当军师多年,很多小头目,都比较佩服他的计谋,尤其余华风原来手下的人基本上都投他的名下。吕福贵这股土匪捡了余华凤的漏儿,很快成为当地又一股土匪。
吕福贵手下有一员得力干将就是吕三元,又名吕红娃,跟吕福贵是同村人,两人在余华风手下当土匪时,日福贵为军师,吕三元是保镖,都是余华凤左膀右臂的红人。
一九四七年十二月二十一日,刘邓大军十纵八五团,在张坡成立中共襄阳县委、襄阳县爱国民主政府,同时,在安沟村马坡也宣布成立古驿解放区第六区。
解放区区政府刚成立第三天,吕福贵便派吕三元到张坡县政府要求参军参加革命。吕三元口口声声称在新四军干过,花言巧语,团里就让他为扩军队队长,负责在朱集夹河套地区开展工作。
为了阻止革命工作顺利开展,吕福贵暗中指示手下,挑起唐姓、吕姓、乔姓三大姓宗派斗争。还把工作队卷入其中。类似这样的事经常由吕福贵暗中主谋。
最后,被揭露出来的一,吕福贵逃跑了。
吕福贵娶了三个老婆。三老婆是吕福贵霸占来的别人的媳妇。吕福贵看中别人老婆,千方百计想占为己有,就暗中施小恩小惠,讨女人欢心。
偏偏这个女子不上当,他便托人上门送银子,公开说人家媳妇与他早就相好了,让其丈夫的做个顺水人情,不然人去财空。其丈夫是个刚直人,不上吕福贵的当。吕福贵见软的不行就来硬的,乘他赶集时在半道上设埋伏,将其活活打死。然后,令人捎信给死者老婆,说是被土匪打死的,吕福贵还假惺惺地上门去送银子,安排手下人帮忙收尸安葬,还信誓旦旦地向女子保证,一定要查出凶手替她报仇。
不久,吕福贵就找了一个替罪羊,当着女子面杀了他,算是替她的丈夫报了仇。
女子禁不住蒙骗,见丈夫已死,吕福贵对自己有恩,哪敢回绝得罪,便跟了吕福贵做了小。
吕福贵的三老婆后来才知道丈夫的死因,完全就是吕福贵一手策划的,人死己嫁,她只好把这件事埋在心里。
工作队进驻后,从群众中了解到这些事情后,就反复做三老婆的工作,最终从她的口中得知,吕福贵有可能藏在三个地方是女婿家,二是丈母娘家,三是枣阳七方岗的亲戚家。
吕福贵生性奸诈,在一个地方待不上一天。有时一天要换好几个地方,就是他的亲信,也很难知道他的行踪。
针对吕福贵这个情况,抓捕工作决定三路同时下手。一路包围女婿家,未果。黎明后,另一路,由区干部杨恒三在枣阳七方开始抓捕,也没见到人。第三路,由公安侦察员带工作队,到朱集三河镇南边吕福贵的岳母家,实施围捕。
老贼头那天就躲藏在丈母娘家。丈母娘家正房前院建有单独的厨房,靠近厨房的地方是间牛棚,牛棚前沿无墙,从外面观看,一目了然。
每次抓捕行动,都是先控制正房、偏房、厨房之类,见不到人就撤退了。其实,吕福贵就躲藏在牛棚里,在牛棚靠厨房的一角,有一栅芦苇薄子,薄干下面挖有地道,通到厨房粮仓下面,粮仓是空的,粮仓的底板正好就是洞口的挡板,很不容易被发现。
这次抓捕吕福贵,一是侦察员心细,没放过任何一个角落,加上人手多、层层围捕,吕福贵没有机会从牛棚中逃脱掉。侦察员在检查粮仓时,发现有仓壁上有湿泥土,先一天下了一场雨,但泥巴不可能沾在粮仓的内板上.于是,就仔细察看粮仓底部,掀开底板,露出洞口,吕福贵就绻缩在洞中。如果像以往那样搜捕,吕福贵就可以钻出牛棚,按照事先踩好路线,神不知鬼不觉地就逃跑了。老贼头这次一个泥巴点的疏忽,选了他罪恶的土匪生涯。
不久,吕福贵就被人民政府公开审判,判,执行了枪决。
吕三元后来枪杀连长张洪慈和班长后,便逃往外地,再也没敢回唐吕老家。
一九四九年一月,襄阳二次解放时,吕三元被县公安局侦察员张双贵同志抓获。吕三元装扮成逃荒要饭的,在磁器街乞讨时,没有躲过侦察员敏锐的双眼。
吕三元这个狡猾的敌人,双手沾满了革命战士的鲜血。不久,即被枪决了。
二、抗日战争时期
年5月,侵华日军发动了枣宜会战。
年5月侵华日军发动了襄东作战重大战役(即枣宜会作第一期),日军以井上启作第三十九师团,第六师团,池田支队为正面,以第三师团,第四师团,石本支队为左右翼,分三路在百余辆战车和数十架飞机的支援下,从随枣地区向西进犯,妄图消灭国民党第五战区国民军主力部队,占领襄阳地区。
5月8日上午,日军敌机狂轰乱炸,战车坦克横冲直撞,猛扑我国民军第八十四军阵地(李宗仁第五战区所辖的覃连芳部),国民军伤亡亟重,
10时奉令以吕堰驿镇(今古驿镇)为目标,向西突围转移。时值掩护国民军八十四军主力撒退的钟毅将军,所率的一七三师,在河南苍台附近程河镇(埠口北边),被日军包围,将军以下大半壮烈牺牲。
5月11日,日军侵占黄渠河,并继续向南推进。至雷岗(余沟村),遭受国民军75军(江防军周暑部)第六师,第十三师奋勇阻击。激战不久,第六师,第十三师且战且退,向南撤退。当晚,日军占领孙铺(二房村一组),扎营驻守。第六师,第十三师两师转移到吕堰驿(古驿街),西马村雷庄和孙寨村大孙庄地域,加紧修筑防御工事,随时打击日军。
5月12日,日军以优势兵力,优良装备,向我吕堰驿前沿阵地,进行了疯狂进攻,我军不支,退出本地,在雷庄、大孙庄一线阵地,继续顽强阻击。
5月13日,七十五军所属的第六师(师长张珙),在下午三时三十分,冒雨攻击位于龙潭寺、后叶洼、宋家庄、雷家庄一线之日寇,日军以炮火猛击第六师。七时许,日军增援反击,日军向大孙庄发动进攻,驻扎在大孙庄的国民军第十三师及第六师第十六因当面之,与国军交战激烈,凭借庄外河流沟壑等有利地形,和抢修的防御攻势,给来犯日军沉重打击,击毙日军多人,日军退守吕堰驿街。第十六团第八连遵令攻占后叶洼,日寇炮火猛烈,导致第八连官兵伤亡惨重。
5月14日三时,第十三师师长朱鼎卿奉命以第三十九团第三营及第三十八团第二营,进占小孙庄、大小孙庄及大路张之线,日军撤退到吕堰镇,第二营第六连的第一排,冲进吕堰镇,因为以寡击众,全排壮烈成仁。
第三十八团主力准备继续进攻,遭到宋家堰及其西北高营的敌军侧击,不敢冒然出手。六时许,我军将攻击目标转移至宋家堰、高营地区,此时在吕堰镇之日军田中静一第十三师团第十八及第三十四两联队各一部,共约步兵一千五百余人,骑兵三百余人,及炮六、七门,向国军固守之大申家、大路张地区反击。我第三十八团第二营应战。营长商晓岚阵亡,大路张、大申家相继沦入敌手。
5月14日下午,日军第三师团左纵队继续向南推进,占据吕堰驿之日军第三师团右纵队(步兵第二十九旅和野炮部队)步、骑兵各共人,随着战局的变化,已经陷入了我国民军第七十五军之六、十三两师的重围。日军面对“第三师团孤立于北面,并遭受敌(指国民军)大部队包围的情况”之严峻形势下,不得不于十六时下达了“吕集作甲第六百五十八号”准备进攻命令:“命令第三师团(军战车协同)大概自十五日晚开始实行,一面诱敌,一面逐渐向枣阳方面转进,十八日前在枣阳东北准备攻击;命令石本支队在第三师团的北面。第十三和第三十九师团以西连结起来。十八日前集结完了。分别准备向西北方向进攻。”当晚,国民军第六师、第十三师,集中布防在红绫铺、雷庄、大孙庄等地的全部兵力,从南门、西门角和西北角的凤凰桥三路队伍,向吕堰驿发起总攻。日军依托街道防御体系,一面拼命顽抗,一面向第三师团大本营求援,战斗异常激烈。
5月15日午后,敌人拼尽全部力量,几经挣扎方才冲出包围,幸免了被全歼的厄运。这场歼灭战,日军死伤千余人,战马二百多匹。
此仗,我军也死伤千余人,百姓死伤三十多人。
日军逃跑前除将房屋烧掉多间外,还将财产洗劫一空。更可恶的是,日本法西斯匪徒,将百姓夏德立的老娘,和五岁的女儿活活撕开而死;将朱兴保绑在石榴树上,当刺靶戳死;将张君元的舌头割掉,眼睛挖掉,最后戳死。
在红绫铺,五岁的李正明躲在小麦地沟,亲眼目睹了目本骑兵用马枪杀死婶婶和一岁多孩子的全过程,其罪行令人发指。
5月15目午后至黄昏,日军主力沿唐白河一带向东窜进,一部向滚河南岸退却,吕堰驿遂为国民军第七十五军克复。第七十五军继而又协同第五十六师全力攻击双沟,至当晚,收复双沟,继续向枣阳迫击日军。
于16日夜,从吕堰驿败逃的日军第三师团,石本支队已全部退集到枣阳附近5月20日,日军第三十九师团第联队窜到白河下游东岸,准备偷渡白河向西侵犯。傍晚,目军派3名军官钻进芦苇丛中,两人卧倒,一人用望远镜侦察渡河点,敌人误将昌堰驿第六区上刘集(今张湾镇所辖)的河心沙测洲为彼岸,即下令部队偷渡。深夜零晨左有登上沙洲,发射蓝色信号弹以示渡河成功。我早已提前在上刘集、洪山头一带布防的国民军省保安四团,严库以待声令下,突然以密集的弹雨射向敌人。河洲地势低下平坦,暴露在孤沙洲上,无处可藏的日军,纷纷倒毙。在这场战斗中,联队长神崎哲次朗大佐以下,多名敌官兵全部被击毙,我方无一伤亡。
5月21日,日军第十一军司令部,侦知我军民在白河西岸进行英勇的抗击,日军遭到重大伤亡后,“当日晚决定停止追击,命令各兵团向原驻地转移”。仍于5月25目,派部坚守昌堰驿、双沟等战略据点,以此,来扼杀我军民的反抗。襄东作战的失败,加速了日军襄西作战的步化。
5月25日,日军接到第十一军关于渡河(汉水)作战的命令后遂之南撤,古驿在侵略者统治蹂蹀下,终于回到了人民的怀抱
三、内战时期
襄北毗连河南省,是两省三县的交界处,历史上就是土匪盘踞的地方,土匪武装和地方保甲武装绞在一起,加上封建房头、门头武装,情况很复杂。
共产党工作组建襄阳县以后,乡长、保长,大地主、土匪、恶霸都闻风而逃,有的带着武装跑到襄(阳)樊(城)城里,编成民团,群众叫他们为“大布衫队”。
年12月,工作组同志50多名地方干部和余名战士,从枣阳出发,绕道河南省新野县城,迳往南行,12月21日夜,经新甸铺,进入襄阳县黄渠河北边的张坡村。
旋即成立中共襄阳县委、襄阳县爱国民主政府和古驿解放区第六区。为适应当时的战斗环境,又组成指挥部。
到襄阳县境的第一个晚上,未暇休整,即投入了紧张的战斗,包围袭击国民党黄渠乡公所。
乡公所的人员和地方武装士兵,闻风丧胆,早已逃之天天了。进去后,室内空空,仅缴获了一台油印机。随即又顺公路南进,追击到吕堰驿,打进古驿乡公所,将国民党地方武装士兵全部抓获,缴获机枪、火枪20余支,粮食2万多斤。
第二天上午,以襄阳县政府的名义,召开了群众大会,将2万多斤粮食,当场分发给了广大贫苦群众。这是到襄阳县境内的第一次胜利。首战告捷,是开辟襄阳县新区建立人民政权的良好开端。
从此以后,工作重点主要是打击地霸豪强政治上的嚣张气焰,肃清地方土顽武装势力,为解放襄阳城创造条件。
在半年的时间里,发动群众,武装人民,配合解放军,共同消灭国民党地方武装力量,彻底打垮了大布衫队。通过调查,了解情况,开始个别串联,把广大贫苦农民群众发动起来,普遍收缴了地霸手中的一切武器(如抓获收缴了大恶霸地主司则九、匪霸薛老八的枪支),分发给组织起来的民兵自卫队,从而摧毁了敌人地方乡、保政权组织。
为了扩大解放区,县政府和85团1营的两个连移驻双沟。
年农历3月15日这一天,驻樊城的国民党军和逃到樊城的襄北大布衫队的散兵游勇,共多人,纠合在一起,拂晓前,从双沟东南方向扑来,妄图夺取黄渠这一交通要塞。
在我步骑兵勇猛冲杀,前后夹击下,大布衫队溃不成军,又狼狈逃窜了。
此次战斗,土顽武装千余被我围歼殆尽。
从此以后,黄渠这个有着0多年历史的小村庄,慢慢趋于稳定,同进也在迎接着新时代的来临。。。。。
本期后记:
再次感谢《古驿寻古》的作者覃俊东,本文素材参考于这本上下册近八十万字的,花费近十年严谨调查后形成的文字记载。
不论是一个国家,还是一个乡村,如果没有文化的沉淀,始终会突显的那么幼稚。
做为对家乡始终充满热情的故人,传播、保护与创新是对家乡的回哺。
少年赞赏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