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电视剧领域,高希希无疑是最忙的导演之一。因为除了影视剧导演和影视公司老板身份,他最新增加了中国汉城影视基地投资合伙人的身份。在这个影视基地签约启动仪式之前,高希希在北京接受本报记者独家专访,介绍了他参与影视基地投资发展的缘由、愿景,以及他接下来准备拍摄的电视剧和电影项目进展情况。
影视城以地域文化为基础
记者:您是中国汉城影视基地三方合伙人之一,那就意味着您的身份从导演,变为投资人?
高希希:这次我是以投资人或者说合伙人的身份,参与到汉城影视基地的建设中来的,但是我导演的身份并没有改变,因为我在这个项目中,主要负责的是创作主题。因为一个影视城需要不断前行,不断发展,不仅要有完善的硬件设施和良好的服务,也要有自己的文化项目。
记者:这是否表示您的影视公司要在发展中逐渐转型?
高希希:公司肯定会有一个大的转型,但是在转型过程中我们的主题还是基本不变的。我们打算把原来单纯的制作公司,变成一个文化服务平台。
记者:汉城影视基地打出的口号是要“打造华中地区最大的影视基地”,目前影视基地建设的进度到了什么样的状态?
高希希:我们计划在五到八年内,通过拍摄一系列影视作品,带动影视基地的建设,打造一个连接鄂、陕、川、渝四地的华中地区最大影视城。现在我们的基地已经初具规模,在华中地区枣阳市有多亩土地,像宾馆、餐饮这类影视基地需要的基础设施已经建成了65%。剩下的用于拍摄需求的影棚、外景搭建等,需要应我们的拍摄要求,陆续再来设计完成。
记者:这个影视城叫“汉城”,是意味着今后主要以拍摄古装剧为主吗?
高希希:我们计划打造的汉城影视基地应该是个多元体,但是我们主体还是以汉文化为主,以古装剧为主。无论汉朝往前的,还是汉朝之后的延伸,都有可能产生。比如清朝题材的影视剧,都可以在那里拍摄完成,会有相关的符合历史背景的场景建设。
记者:一般的影视基地都是提供剧组拍摄需要的场地和生活保障,同时发展旅游业。
高希希:我们有后期制作服务这个规划。我们认为,提供一条龙的服务,才是一个影视基地长期、稳定发展的关键。但是我们还想把后期数字制作这方面,强强联手共同完成。数字制作这方面,目前我们有三个合作的基地:北京、印度,还有好莱坞。这三方是相通的,只要有需要,三地之间是互通的。另外,在后期规划方面,我们还计划建成一个旅游体系,让普通人来到这里,也能亲身感受到历史和现在的对比。
影视业发展快基地资源少
记者:目前国内已经投入使用的影视基地也不少,比如横店影视城、中山影视城、象山影视城、镇北堡西部影视城、焦作影视城、涿州影视城等。为什么还要建立这个汉城影视城?
高希希:我们之前在影视基地建设方面取得了一些不错的成绩。比如年创立的我国首个影视产业实验区——浙江横店影视基地,年的数据显示横店的净利润达到8.4亿元,可惜好景不长,这些年随着技术落后等原因,越来越多的影视城处于濒临破产的边缘。据《中国文化报》调查,15%的影视城收支平衡,仅有5%的能获利。经我们研究发现,形成这个局面的根本原因,还是发展定位出现了问题。这些年影视产业蓬勃发展,今年的电影市场“红七月”刚刚过去,总票房突破50亿元。而在电影制作层面,与票房井喷相对应的,是国内影视制作基地偏少,且多数基础设施在今天看来已显得简陋与粗糙。面对这种状况,我们认为有必要做这件事,并且吸取前人的经验教训,特别是在经营模式上,我们要邀请精英团队来负责影视城的管理。
记者:那您会亲自参与管理吗?
高希希:我希望聘请的管理团队一定是要有最先进的管理理念,我肯定还是要把主要精力放在抓题材、搞创作上面,但也不会说完全放手管理方面的工作。
记者:常常会听到影视行业的人士抱怨,横店影视城人满为患。中国汉城影视基地目前设计的接待能力是多少?
高希希:目前我们能够同时接待15个剧组拍摄。我们还在逐渐扩大、发展,周边的配套设施在逐渐完成。计划在1至3年之间,能达到同时接待35个左右的剧组。
记者:您以后的戏都放在这里拍了?
高希希:那是当然了,有了自己的地方,肯定这里是首选。这里真的很方便,这个基地所在地湖北省枣阳市,在地理位置上水陆交通都很发达,这对于拍摄来说是件很好的事。但是我也不可能一直拍古装剧,其他题材的作品也会跟其他影视基地合作。
将投入更多精力拍电影
记者:听说您有意要拍摄三国系列作品?
高希希:其实电视剧《三国》之后,我一直有这个想法。目前我已经拿下了80后作家马伯庸的三国系列文学作品的影视版权,这个系列的文学作品,其内容至少可以承载5到8部电影、电视剧的情节量。我们会逐渐完善剧本,有计划、有步骤地推进这件事。这些剧集将来都会在中国汉城影视基地内进行拍摄。我个人还特别想拍一部有关光武帝刘秀传奇一生的剧,目前这部剧《光武中兴》在顺利推进中。
记者:您导演的第一部电影作品《露水红颜》已经上映,接下来还会导更多的电影吗?
高希希:我的团队每一年电视剧的制作量大概是三到四部,集。电影的拍摄量会加大,大概5到6部。目前我导的下一部电影《新上海滩》已经在筹备中,预计年底完成。
记者:电影《新上海滩》跟电视剧有什么区别?谁主演?
高希希:完全不一样,是一个全新的故事。演员阵容现在还没法透露,因为还都没有签约。
记者:在电视剧领域,您擅长炒作军旅剧和大型古装题材。在电影方面您有给自己定位吗?
高希希:从风格上定义,我还是比较喜欢类型片,因为它比较大众化。
记者:之前您和孙俪、邓超有过几次合作,未来还会有机会再合作吗?
高希希:很有可能。这个要看剧本,也要看演员的时间安排。要是让邓超来演电影《新上海滩》里的许文强,我觉得也是不错的选择。
记者:您怎么定义电视剧导演和电影导演?
高希希:这个很难定义,我觉得是面对不同类型的载体来定的,因为电视剧的叙事方式和电影完全不同。作为导演来说,你就要很认真地来区分。在两个小时完成的故事是大银幕的,几十个小时的是电视剧的。电视剧是娓娓道来,电影是取其精华,而且还要让观众一目了然看清整个故事。
记者:您在电视剧领域已经首屈一指,为什么要转型拍电影?
高希希:其实也谈不上转型,我上大学学的是电影专业,毕业之后拍电视剧,是因为当时恰逢电视剧行业的一个热潮,所以我就进入了。这些年来我也没有放弃回来拍电影的念头,但转型过程中,谁都会遇到阵痛。怎么来转或者说怎么把它弄得更好?我认为一定要让观众接受,要接地气。
记者:现在很多投资人看到电影票房好,就想找机会进这个圈子。您有什么忠告或者建议?
高希希:最重要的是知道自己的能力。就像买股票一样,太多人喜欢一窝蜂,看什么好就往里头扎,但这也是一个商人投机的心态。还是那句话,影视有风险,投资需谨慎。了解的就认真去做,不了解的就要慎重去做。
(来源:今晚报)
赞赏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